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针灸临床 我要投稿
吴熙:针药并用治疗不孕症
来源:医道流芳 2022-05-04 [针灸临床]
作者吴熙主任医师,是闽南吴氏中医妇科第九代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中医。本文数据样本大,方药确切,对治疗不孕症很有借鉴意义。

针药并用治疗不孕症临床观察

作者/吴熙

 

不孕症为女科常见病证之一。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本证取得了明显疗效。笔者在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针药合用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1984年以来资料较完整的314例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314例患者均为婚后3年以上未孕,男方检查正常;均经县级以上医院做输卵管造影、刮宫病检、测基础体温等有关检查而确诊。其中输卵管梗阻或不完全梗阻者158例,子宫幼稚者26例,子宫内膜异位或增殖分泌欠佳者68例,无排卵者62例。年龄最大者36岁,最小者21岁,平均年龄28.4岁。

 

二、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辨证取穴。

 

肾虚:经行后期,量少色淡,面色晦暗,腰酸膝软,性欲低下,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细。取穴肾俞、命门、关元、子宫、气海、中极、合谷、三阴交、血海、照海等。

 

肝郁:经期无定,经来腹痛,量少色暗,乳房胀痛,烦躁易怒,舌质暗,苔薄白或黄,脉弦。取穴中极、子宫、三阴交、照海、血海、太冲等。

 

痰湿:形体肥胖,经行后期,甚则闭经,带多而黏稠,面色觥白,头晕心悸、胸闷、恶心,苔白腻,脉滑或濡。取穴脾俞、胞宫、子宫、曲骨、商丘、丰隆、关元、中极、足三里、中脘等。肾虚用毫针行补法,肝郁及痰湿用泻法。均在月经干净后连续针刺15天。

 

以上3型均同时服用中药,经前以活血祛瘀为主。处方:

 

炒茴香6g,赤芍10g,干姜6g,延胡索10g,泽兰叶10g,当归10g,甘草10g,生蒲黄10g,刘寄奴10g,没药12g,红花15g,炒灵脂10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经期以养血活血为主。处方:

 

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0g,熟地黄20g,艾叶10g,甘草10g,阿胶15g(烊化)。3剂。每日1剂,水煎服。

 

经后以滋补肝肾为主。处方:

 

赤芍10g,白芍10g,鸡血藤10g,生蒲黄10g,益母草10g,女贞子10g,泽兰叶10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熟地黄15g,王不留行15g。10剂。水煎服。3月为1个疗程。

 

三、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显效:治疗1个疗程怀孕者。无效:症状及体征同前,无怀孕指征者。结果已生育者207例,占65.92%;怀孕后因故流产而能生有者86例,占27.39%;无效21例,占6.69%。其中子宫内膜增殖欠佳者效果最好,子宫幼稚者次之,依次为输卵管梗阻及无排卵者。

 

四、典型病例

 

薛某,女,27岁。1984年4月6日初诊。

 

患者婚后7年未孕。男方正常。经县、地级等医院诊断为子宫幼稚、子宫内膜增殖欠佳,经多方求治无效。现诊:胸胁满闷,烦躁,纳呆,经来腹痛,量少色淡,先后无定期,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涩。辨为肾虚肝郁不孕。

 

用上法治疗3个月后,月经到期不至,即做尿妊娠试验为阳性,次年3月生一男婴。

 

五、体会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肾虚、冲任不调、肝郁气滞、宫寒不能摄精、痰湿阻滞胞宫,均可致不孕,故取肝、脾、肾、任、督经脉穴位。补肝、肾,调冲任,健脾阳,温胞宫,疏通经脉,使肝脾肾脏腑气血功能正常,增强摄精受孕之功能。

 

内服中药,经前温经活血,经期养血,经后滋补肝肾,增化源,益天癸,使肾气强盛,天癸充足,气血功能旺盛自能生育。

 

本文摘自《吴熙治疗不孕症选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