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新冠肺炎,中医疗效被高度认可!
来源:中医出版 2020-02-06 [医疗] [医疗资讯]
疫情发生以来,中医就在其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月31日,张伯礼院士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道,“中医药的身份变了”。

变在参与度上

我们能最早、最快到抗击疫情的一线

 

1月23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了《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的通知》,此次试行第三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首次提出了中医治疗的方案。

 

1月28日,《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发布,本次方案再次对中医治疗进行了修订,完善疾病病机、定义和治疗方药,并首次提出临床观察期中成药的应用。

 

1月28日,新华社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钟南山在采访中提到:我们也在考虑中医的作用,中医一开始就要介入,别到最后不行了才看。在广东就是这么做,在很多地方也这么做。

 

1月30日,国家卫健委和中医局下发了关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防治这次新冠肺炎的通知,特别强调了要抓住中医的症候特点和演变规律,同时要摸索中医更好的切入点、中医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还要在临床评价中注意寻找一些确有疗效的中成药和方剂。

 

变在临床疗效上

能被更多的人看到了

 

1月27日,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进驻金银潭医院正式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2月3日上午,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队接管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一区8名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出院的8人中,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26岁,其中重症患者6例,轻症患者2例。

 

临床观察的初步分析显示,使用中药治疗后,患者在乏力、咳嗽、口干、心悸、喘促5个症状方面均有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也有较好改善。目前,已有包含其他病区在内的43名患者服用中药治疗。

 

1月31日,山西新闻网报道,山西省在疫病初期中医药就积极介入治疗,对确诊的3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有31例实施了中医药救治,其中,1例属纯中药治疗,30例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过治疗,31例患者中,有17例病情明显好转;14例症状平稳,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2月1日晚,湖北省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湖北省副省长杨云彦表示目前坚持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在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中,加大中医药诊治力度。同时,湖北省中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巴元明接受采访表示,多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达到出院标准。

 

2月1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拟申报的医疗机构制剂肺炎一号方纳入应急审批,据了解,肺炎一号方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治疗中,治疗轻症患者确诊病人50例,经1周临床观察,全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50%患者咳嗽症状消失,52.4%咽痛症状消失,69.9%乏力症状消失,总体症状明显好转,无一例患者转重症。

 

除此之外,贵州中医药局向全社会征集治疗方法,发动基层中医人参与治疗;四川眉山中医院根据当地气候特征,开出预防方剂送给战斗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

 

与此相同的还有河南平顶山中医院,精心熬制中药赠送防疫第一线;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宁研制的两个中医成人药方已经投入使用;河南开封市通许县人民医院使用中医经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疗效显著;上海4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同步应用中医药治疗……

 

 

 

更重要的是

我们很快启动了科学研究

 

2月3日,国家科技应急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研究在武汉启动。项目负责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教授介绍,该课题以定点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相关患者进行证候调查;采用临床试验和队列研究方法,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价值。

 

课题将重点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中医证候特征和演变规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普通肺炎(轻症)的临床疗效优势、对重型和危重型肺炎临床价值、对不同分型肺炎治疗方案及作用。

 

日前,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篇名为“传统中医药,能治新冠病毒肺炎么?的文章,他在文章中问到:到底我们有多少证据,判断某种中医药是不是对某种疾病有作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直接使用这种中药,是不是最有效、最合理、最安全的方式?有没有再通过现代科学方法提升质量、降低副作用的空间?

 

他在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中药偏方到治癌良药

 

这个案例故事发生在将近半个世纪之前的中国东北。故事的主角叫张亭栋,当时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中医科主任。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张亭栋和同科的医生们偶然发现有一位民间中医自己开发了一个偏方,它的偏方里可以说全是如假包换的毒药:一是三氧化二砷,就是《水浒传》里毒死了武大郎的砒霜;二是轻粉,也就是含有水银成分的氯化亚汞;三是蟾酥,蟾蜍的分泌物。

 

但是这位中医用这个偏方以毒攻毒地治疗癌症,还真治好了不少食道癌、子宫癌和白血病的患者。张亭栋他们很快就把这个偏方拿回了医院,开发出了癌灵一号注射液,用来给癌症患者治疗。治疗效果有的好一点,有的差一点,而且副作用还挺大。

 

 

 

如果这个故事停在这里就结束了,可能支持中医和反对中医的朋友们又会开始一场无休止的争吵和站队了。因为你既可以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中医确确实实有用,也可以用来论证中药的效果千变万化、难以预测。

 

但是,张亭栋他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做了两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让问题的答案一下子变得无比清晰。

 

第一个工作是,张亭栋他们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用药的时候反复尝试了砒霜、轻粉、蟾酥这三种毒药的用药比例,结果发现这三种东西里只有砒霜是真正有效的,其他两种毒药即便是含量微乎其微也不影响药效,反而会大大缓解药物的副作用。

 

所以他们首先得出结论,虽然这个中药偏方是根据以毒攻毒的原则搭配出来的,但是看起来只有砒霜这一种物质才是真正能够治疗癌症的药物。

 

第二个工作是,张亭栋他们对接受治疗的癌症病人进行了分类和持续的追踪,发现砒霜也不是对所有癌症患者都有效的。它对一种特殊的癌症患者效果最好——这种癌症叫急性早幼粒型白血病。

 

这种癌症是因为骨髓当中的“早幼粒细胞”疯狂增生导致的,发病率不到10万分之一,但是发病很急,死亡率非常高。张亭栋他们发现,使用了砒霜治疗之后,往往是这一类患者能收到最好的疗效。

 

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张亭栋他们最终拿出了令人信服的数据。他们在55个急性早幼粒型白血病患者身上尝试了砒霜治疗,70%的患者出现了缓解,甚至还有一小部分患者体内彻底找不到癌细胞的踪迹了。

 

到了1998年,国际权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美国医生们的研究,证明了砒霜的治疗效果。12位癌症复发的急性早幼粒型白血病患者在使用砒霜之后,有11位出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从此,这种药物被真正广泛地应用于癌症治疗。

 

现在,砒霜结合另一种药物——全反式维甲酸,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急性早幼粒型白血病的标准疗法,有99%的患者能够被成功治愈!

 

2011年9月19日,由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共同举办的第2届“GSK科学创新日”奖结果揭晓,张亭栋获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王教授在文后说,通过张亭栋的例子,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说,传统的中医药实践,都能够帮助人类生产医学知识,升级医疗技术。只要我们用证据说话,用理性和智慧说话,让药物开发一步步从粗糙升级到精准,最终受益的,就是所有的疾病患者,就是我们所有人。

 

目前武汉疫情已经到防控的关键阶段,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医药能够在治疗中一定能在“千方百计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加油,武汉!加油,中医!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