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重庆:“益气补虚”,提升中医药服务力
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0-01-22 [医疗] [医疗资讯]

  一、大力推动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落地实施

  (一)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重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做出批示。市委书记陈敏尔批示,全市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意见》要求,把全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高到新的水平。2019年11月19日,陈敏尔调研中药企业时强调,要加强产品研发、延伸产业链,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市长唐良智批示,要求抓紧研究我市贯彻落实举措。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2次,召集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19个市级部门,就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制定我市实施意见等进行部署要求。

  (二)迅速传达学习。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在全国中医药大会后第一个工作日就召开党委(扩大)会,及时传达学习大会精神,明确贯彻落实工作要求,当天向市委市政府专项书面报告。组织市级和区县级中医药领导干部7人参加国家举办的专题学习研讨班,印发《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的通知》,向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提出贯彻落实工作要求。各区县党政领导围绕地方中医医院建设、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医康养服务等专题研究或调研中医药工作61人次。各中医药机构和社会团体充分利用职工大会、主题党日、学术年会等会议和活动,组织开展学习传达工作,推动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实现卫生和中医药系统全覆盖。中国中医官微和《中国中医药报》刊发我市贯彻落实相关报道4篇。

  (三)牵头制定实施意见。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制定贯彻落实工作方案,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专题工作会3次,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研究制定重庆市实施意见,部署贯彻落实各项工作。目前,重庆市《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已分别征求市级19个相关部门、卫生健康系统、中医药系统和社会公众意见,进一步完善《实施意见》和审核流程事项。

  (四)加强研究谋划。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先后召开中药企业座谈会、中医药行业座谈会和部门座谈会,集思广益,科学谋划,提出促进重庆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举措。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进一步分析全市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对中医药学科建设、中药院内制剂等情况进行补充调研,将调研成果纳入《实施意见》中。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项目定价及补偿机制等7个方面的政策课题研究,为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细化工作措施提供政策依据。

  二、重点任务贯彻落实情况

  (一)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做实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市中医院三期8万平方米建设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北碚区中医院综合楼建设任务顺利开展,市中药研究院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巫山等21个区县中医院的改扩建项目。目前,全市有公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43所,提前实现国家提出的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目标。全市有504所综合(专科)医院、28所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分别占比81%、66%。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药氛围浓厚的中医综合服务区933个,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中医服务量占比达39.7%。2019年新增民营中医医疗机构581个。目前,全市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共2867个,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的床位和服务量占比分别达到全市中医医疗机构的28.21%、43.65%。

  (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郑新、段亚亭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中医药突出贡献奖。实施“巴渝岐黄工程”,引进北京金世元等4位国医大师在渝建工作室,推进“中国中医科学院重庆名医传承计划”,新遴选20名三甲中医院临床骨干,师从中医科学院专家学经典跟临床。启动第三批市级师带徒工作,确定120名指导老师和240名继承人开展为期3年的跟师学习。新增全国和基层名中医工作室3个,培养国家级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67名。新增市级中医药重点学科10个,对全市9家三甲中医院学科建设及人才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形成《重庆市中医学科人才报告》。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专业学生48名,向基层培养输送中医药人才。市中医院开办中医传承讲习所,邀请国家和市级名中医、中医经典名家来院讲课,每周1—3次,讲课200余堂,受益学员1万余人次。

  (三)严格中药质量监管。全面开展中药饮片质量专项整治,印发《重庆市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统筹全市严厉查处非法渠道购进(使用)、滥用硫磺熏蒸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将整治工作纳入对区县药品监管部门的绩效考核。专项整治共检查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34385家次,抽验1656批次,立案244件,结案176件,罚没款58.352万元,移送司法机关2件。组织化药、中药、中药饮片和原料药企业代表作出承诺,支持行业协会加强监督引导,督促加强质量控制,守牢安全底线。

  (四)推进中医药守正创新。确定2个市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启动国家中医循证能力建设项目—脑病优势病种评价研究。“中西医结合诊治皮肤病实验室”纳入全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建成市级中医康复示范中心1个。联合市科技局确定科卫联合中医药科研项目65个。全市中医医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个。“中医药特色技术防治痹病的集成示范研究”和“西南药用石斛资源发掘及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2个课题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新获批医院院内制剂25个。市中医院赴基层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广活动30余场。《重庆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预防与治疗》荣获2019年重庆市优秀科普图书。

  (五)完善中医药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落实“两个允许”,21家公立中医医院纳入薪酬制度改革范围,进一步调动中医药人员积极性。在医学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中单设中医药评委会,根据中医药特点开展职称评审及考核,逐步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各部门协同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政策落实还不到位。

  (二)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不平衡,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化水平建设尚需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保持和发挥不足。

  (三)中医药高端人才缺乏,基层实用中医药人才不足,缺乏独立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技水平不高,成果转化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出台重庆市《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为契机,认真梳理总结“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科学制定全市中医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把全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是“固本培元”,增强中医药传承力。继续实施“巴渝岐黄工程”,以学科建设和国家优才等项目为抓手,加大人才培养,加大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独立中医药大学和市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建立完善我市中医药科研教学体系。

  二是“益气补虚”,提升中医药服务力。启动优化市级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规划论证,改善各级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设备条件。推进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打造中医特色优势专科专病,建设精品中医馆,完善中医质控体系。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加强中医医联体建设。探索构建中医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稳步推进“互联网+中医”工作。

  三是“活血通瘀”,激发内在驱动力。推动市政府建立中医药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统筹协调,增强部门联动和政策衔接。围绕阻碍中医药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进行深入调研,积极实施有利于调动中医药服务积极性的“政策组合拳”,推动中医药综合改革。加快《重庆市中医药条例》立法进展,将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固化成法律条文以强化保障。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