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百问
再读《黄帝内经》:涉古而来的气功智慧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2020-01-16 [医疗] [中医百问]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其中,涉及到中医气功的基础理论、操作方法、临床应用等多方面的内容,既阐明了气功修炼的意义,又为气功三调合一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开辟了气功治疗学的先河。

《黄帝内经》中的“三调合一”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中医气功学》课本中提出,“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心身锻炼技能”。其中“三调合一”是现代气功概念的核心内容。

  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明确指出:“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其中“呼吸精气”相当于吐纳调息,“独立守神”相当于意守调心,“肌肉若一”相当于调整身体姿势动作趋于协调统一,这三者可谓身心合一。而“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则相当于天人合一。

  短短42个字,从天人合一的“气一元论”整体生命观的角度,高度概括了古典气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谓现代气功修炼中“三调合一”的理论雏形。

 

虚静内求的原创方法

  在虚静状态下进行内求体悟,是中医气功的原创养生治病方法。这在《黄帝内经》里有充分的体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在这段话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堪称十六字真言,道出了气功修炼的重要方法。这与战国末期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在《楚辞·远游》里所说的“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具有惊人的一致性。

  同时,这一原创的养生治病方法也被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进一步发挥,在《奇经八脉考》一书中指出了“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进而形成了中医气功“内景返观”的独特生命认知方式。

 

无处不在的气学理论

  作为构成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最精微的物质,气是中医学中最基本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概念。有学者统计发现,在《黄帝内经》的全部162篇中,以气命名文章标题的有19篇,在文章内容里面涉及气的有131 篇,共占总篇数的93%。《黄帝内经》全文中共有2997处提到了有实际意义的气字,根据其内容可分为271类。

  气在《黄帝内经》中几乎是无处不在,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正如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所说,“行医不识气,治病从何据”。黄帝内经中的气学理论,不但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古典气功理论的主要内容与核心理论,值得进一步传承发扬。

 

丰富多彩的气功疗法

  《黄帝内经》中总结了导引、行气、咽气、服气、移精变气、按蹻等诸多气功疗法,尤其导引一词,出现十余处。如在《灵枢·病传》中,黄帝开篇即指出“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蹻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其中导引、行气即为古代气功的内容。此外,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总结的源于上古而行之有效的五种医疗方法为砭石、毒药、灸焫、九针、导引按蹻,“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其中导引按蹻即为古代气功的医疗方法。

  在《素问·移精变气论》中,黄帝问岐伯道“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岐伯回答说:“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这里的移精变气,正是古代中医气功通过调整精气神的关系与状态来治疗疾病的独特方法。

 

因材施教的气功专技

  什么样的人适合学习气功疗法?什么样的人适合学习针灸疗法?这在《黄帝内经》中也有明确的论述,如《灵枢·官能》记载“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指出言语缓慢安静沉稳而手巧心细的人,可以让其从事针灸治疗的实际操作,来调理气血的逆顺,观察阴阳的盛衰,并可兼做处方配药的精细工作。肢节和缓、筋骨柔顺、心平气和的人,可以让其学习导引行气的方法去治疗疾病。说明当时导引行气与针灸一样,已经成为专门医疗技术,乃至一门专科。

 

各有千秋的临床应用

  《黄帝内经》中还有运用气功方法治疗疾病的记载。如在《素问·遗篇刺法论》中具体地记载了一则导引治疗肾病的方法:“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这是典型的肾病气功治疗处方。此外,《黄帝内经》中认为有的病需要气功与药物结合治疗,效果才会好。

  从《黄帝内经》中可以看出,中医气功与中医的基本理论、中药、针灸等方面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是中医药学术与临床技术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与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时代,中医气功必将发挥其独特优势,为服务人民群众全方位全周期健康发挥重要作用。(张海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