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针灸临床 我要投稿
看针灸师陆瘦燕治疗耳鸣
来源:惠八方华医世界 2019-08-01 [针灸临床]
耳鸣耳聋是针灸科常见病种,且来诊者多是患病很长时间的。这类病人往往表现为脾气急躁,渴望一两次针灸后效果明显。在这里不得不提醒大家,此病治疗起来有一定难度,突发性耳鸣耳聋如果治疗及时还好一点。所以,大家来诊时一旦选择一个好医生后,应保持一定的耐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情,才能使本病日渐好转。陆老已是针灸界的大腕,在治疗此病时还为本患者扎了17次之多,所以渴望一两次就能治好的朋友们,还不如不扎针。

王某,男,21岁。门诊号:70023。

 

三年前因跌仆伤及头部,当时曾昏迷2~3分钟。二年前踢球时又撞伤头部,迄今终日头昏作胀,记忆力减退。半年前剃头时头部受冷风吹袭,自后经常耳内风鸣,兼有眩晕,听力未减,曾经西医五官科检查,据称"阴性“。舌质淡红,脉弦,太冲、太溪脉大小相仿。症由髓海不足,宗脉空虚,为风邪所袭,正邪相击,以故鸣响不已。治拟疏通经气,以宁听神。

 

处方:听宫-,双      听会-,双      翳风-,双      中渚-,双  侠溪-,双

手法:捻转手法,留针5分钟。

 

二诊:治疗后自感轻快,惟劳累后仍感眩鸣。脉来弦滑,舌苔薄润。病系肝肾两亏,风邪袭于少阳宗脉之分所致,本在少阴厥阴,标在阳明少阳,治拟标本同调。奈久病正虚,疗治非易,除治疗外,宜多调养。

 

处方:肝俞+,双      肾俞+,双       听宫-,双     听会-,双   中渚-,双       侠溪-,双

手法:捻转、提插,不留针。

 

三诊:又针治三次,针后能保持二、三天效果,过后耳鸣又増,头晕亦加,甚时视物模糊,针已见效,但未巩固,再从前治。

 

处方:肝俞+,双       肾前+,双      听宫-,双    听会-,双   中渚-,双       侠溪-,双

手法:捻转、提插,不留针。

 

四诊:针刺14次以来,精神渐振,耳鸣时轻时重,鸣声转细。脉濡细,舌苔薄滑,质淡嫩。少阳气火渐降、风邪渐清,唯肝肾不足,精气不能上济于耳,再从培补肝肾入手。

 

处方:肝俞+,双          肾俞+,双        翳风-+,双      听会-,双  太溪+,双           曲泉+,双        合谷+,双

手法:捻转、提插,不留针。

 

五诊:迭投培补肝肾,疏泄少阳引阳明精气上济之法,睡眠渐酣,耳鸣轻减。脉转缓,舌苔薄滑,再拟前方续治,手法同前。

 

六诊:疗效渐趋稳定,睡眠良好,脉舌无变化,再宗前法。处方、手法同上。

 

按:耳鸣之疾,早见于《内经》。《灵枢》论耳鸣有谓:“上气不足耳为之苦鸣”,“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胃中空,则宗脉虚”,“脉有所竭,故耳鸣”,又有“一阳独啸(耳鸣),少阳厥也”等论述。前三者皆为虚症,独后者气逆而鸣属实。后代医家论耳鸣之原因,有正虚为风邪所袭,正邪相搏而鸣者;有肾气不足,宗脉空虚而鸣者;有痰火上升,搏击清空而鸣者;有肾精不足,阴虚火动而鸣者。并有“痰火而鸣者其鸣盛;肾虚而鸣者其鸣微“,“鸣者聋之渐也”的说法。

 

本例患者先伤头部,二年来头昏作胀,记忆减退,是髓海不足之象,尔后病起于新沐当风,是宗脉空虚为风邪所袭之故。邪与正搏,鼓击耳窍,是为致病之因。陆师取听宫、听会、翳风,施行捻转泻法以泄耳窍之邪,而疏经络之气,取中渚手少阳之荥,侠溪足少阳之荥,此“荥输治外经”之意,而手足少阳同用,冀收“同气相求“之功。故一诊鸣减。

 

二诊仍宗前法,诊得劳累后眩鸣仍作,辨为肝肾两亏,故加肝俞、肾俞,施提插补法,以培补肝肾。

 

四诊以前均同此法,症情逐渐改善,但鸣声转细,脉来濡细,是气火渐降,风邪已清而邪去正虚,精气不能上济之象,故陆师改翳风为先泻后补,加合谷补之以引阳明经气上注宗脉,补太溪肾原,曲泉肝合(水生木)以加强培补肝肾之力,最后经治十七次后鸣止症愈。

 

本文摘自《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p271-273,吴绍德等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