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百问
进针不痛法
来源:北京针联临床医案 2019-07-29 [医疗] [中医百问]

针灸虽然治病很好,保健也很好,但有些人就是怕痛,想想看平日手上不小心扎根刺,还痛的要命,那么长的一根针扎到肉里,能不痛吗?

 

所以有人说了,我也知道针灸好,针灸不伤人,也没副作用,可我就是看到针就晕怎么办?

 

所以有人就问了,有没有一种医疗技术,即能治病快,又不伤人,还能提高免疫能力呢?

 

有些事情就是很怪,比如扎针灸针吧,还真就能做到不痛或微痛的情况下,把病治了。

 

我以前见老军医给一个很怕痛的新兵打针,先用酒精消完毒后使劲在要打针的地方按了几下,又用指甲掐几下,新兵喊痛,就抬起手让新兵看着注射器说,“我没扎你痛什么?”新兵一看,确实没扎,就没说什么,再次重按时,针就扎进去了,这时候新兵竟不喊痛了。

 

这种方法类似于欺骗,虽然有效,但是不能常用,且打针不同于扎针,一个肌肉注射,一个是穴位针刺,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针灸针

 

我们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对于针刺的感觉,大致会有,沉、困、酸、麻、胀、凉、热等感觉,究其原因,多数的针灸医生会解释说是,行针的不同手法所致。彭静山教授认为是因为皮肤的末梢神经有温点、冷点、触点、痛点的分布,是末梢神经对热、冷、触动、疼痛最敏感的小点,每个人的穴位周围有不同的小点分布,扎在不同的小点上,就会有不同的感觉,所以如果在进针时,病人感到痛,医生可以稍微移动一下针尖再刺,针尖躲开了痛点,病人自然不会感觉疼痛。

 

而人体的痛点都在毛孔的边缘,所以在针刺时注意躲开毛孔就是了。具体操作可遵循彭静山教授的十六字言:

“准确找穴,躲开毛孔,重掐快进,闻痛移针。”

 

这种方法我在自己身上试过,在毛孔与毛孔之间进针,真的不感到痛,但前提是进针速度要足够快,否则即使躲开了毛孔,还是以能感觉到痛的。而且头面部穴位周围毛孔众多,要想躲开毛孔进针,绝非易事,更不要说有的人天生就体毛多,会让人有躲不胜躲的感觉。可见关键是“重掐快进”,不仅是简单可行,而且效果很好,前提是取穴一定要准,针刺的方向深度一定要针刺前做到心中有数。这时候只要速度快,病人在没有觉察的情况下针刺到位,是完全可行的,等病人感觉困、麻的时候,已经完成了针刺过程,病人不痛,当然也就不怕针了。

 

我父亲郭立都先生行医四十多年,洛阳的很多病人愿意找我父亲扎针,其主要原因是疗效好,还有一点是不痛,既解除了病人对针灸的恐惧,又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有些病人是在别的地方扎怕痛,才展转找到父亲的,经父亲一扎,果然不痛,效果更好。

 

因为病人普遍的反应是不痛,所以每天来找他的病号特别多,很多在其它地方不敢扎针的人,愿意让父亲扎针治疗,原因就是不痛且效果好。

 

据父亲讲,扎针不痛,除平常注意练习手法外,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情况,有些人天生娇弱怕痛,就不要行重手法,有些人体质粗壮,为增加疗效,可以略行重手法,而行轻手法的人因为本身比较敏感,所以即使手法轻,但疗效依然好,这也是个体的差异,临床上要灵活掌握。

 

具体操作上,城镇生活的人相对怕痛,农村生活的人对痛相对不敏感,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相对怕痛,老年人相对耐痛,小孩子一般怕痛,青壮年男子多数对痛不敏感。所以对相对怕痛的人,针刺时一是要行轻手法,二是要尽量取穴少。

 

我自己在临床中,通过听取大量的病人意见,深刻的感受到,如何做到让病人扎针时不痛,是针灸从业者的基本功。因为再好的治疗的方法,如果大家都怕痛,不肯接受,也就没意思了。

 

但是前两天,我把这个观点说了一下,马上招致一位正在俄罗斯国行医的仁兄反对,理由是:扎针只有痛,才能有效果,不痛的话,就不要来扎针了,比如日本的针灸师,用的多是34号甚至更细的针,为了不痛,还用进针器辅助进针,结果真的不痛,可效果很差,日本也从没有扎针的高手。而有金针王乐亭美誉的王乐亭先生在扎针时,很多病人被扎的哇哇哭,可是每天还是有那么多人找老先生扎针,主要就是效果好。

 

接着这位仁兄又举例说如果一个病人被扎针,医生扎完以后病人还不知道,然后再转过头来说:“医生你真高明,扎得一点都不痛,我都不知道你扎了针的。”但是回家以后好后悔呀,“怎么我还在痛呀,病还没有好呀。”

 

是呀,病没有好,那可能是医生的水平问题呀,跟痛不通有什么关系?

 

我认为对于不了解针灸的人,怕针畏痛,要多正常有多正常,做为医生以充分理解病人的这种心情,不能用“扎针能不痛?”这种话来敷衍,也不能用扎针必痛的这样的观点来要挟病人,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勤学苦练,努力提高针灸技艺,做到让病人无痛享受针灸。这其中疗效很重要,前面那位在俄国行医的仁兄之所以对不痛扎针反对,主要原因是,他反对一些为了扎针不痛而牺牲疗效的作法,因为疗效才是针灸真正的生命力。

 

这一点我也认可,因为这和我的观点不冲突,我父亲的经历也让我看到了,针灸是可以在无痛的情况下取得满意疗效的。而我观点正是在努力提高针刺手技的前提下保证无痛的,这和美容院的用进针器来保证无痛是两个概念。这一点也得到了那位在俄国的仁兄认可。

 

所以那天聊的最后,我和那位仁兄的意见取得了一致,那就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做到针灸无痛或微痛,最大程度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原来那位仁兄是看到了日本针灸界片面追求无痛而牺牲疗效的弊端,也看到了国内某些所位“针灸大师”的这种片面追求无痛的倾向,因此才发力反对的,原来人家也是位针灸高人,要不能跑那老远去给老毛子们扎针啊。

 

综上所述,我的意见是:针灸无痛,听起来不现实,可扎的好的人确实能让人感觉无痛或微痛的情况下取得满意疗效。

 

因为人的痛觉神经一般分布在真皮,所以只要进针快,针尖穿过真皮后就感觉不到痛了,这时候的感觉一般是沉、困、酸、麻、胀、凉、热等,病人可以接受,针刺效果也能保证。无痛不等于没有感觉,正常的针感如沉、困、酸、麻、胀、凉、热是有的,并能根据病情和针刺穴位向指定部位放射,这才是针灸的王道。有些人片面的理解了无痛的概念,并以此炫技于人前,这是不可取的,日本针灸的弊端,我国的针灸界前辈承淡安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便已指出,但是直到今天,日本针灸的教训还是值得国内针灸同仁注意的。

 

扎针无痛,除平常注意手法练习、提高技艺外,在临床操作上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 手、面部穴位最好用较一细一些的针,如30号针或32号针等。

  • 腹部针时,可以采取重按轻刺,在重按同时进针,用力按几下穴位,再针刺时病人就感觉不到痛。

  • 四肢部穴位可以重掐重按,让气消散后进针,可以把穴位部的皮肤捏起,进针,这种方法可让病人感觉不到任何疼痛,但要注意捏的时候不要捏起肌肉,另外针刺时要把握方向,不要因为穴位皮肤被捏起了,就扎不准了。

  • 手掌、脚底穴位要扎,如果非扎不可,重掐几下,快速进针,可以减轻痛感。

   

当然,疗效是关键,不能因为追求无痛而牺牲疗效。对针灸来说,疗效永远是王道。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