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百问
两大针灸新学派搅动传统针灸界
来源: 针会天下 2019-07-03 [医疗] [中医百问]
现代针灸临床新学派背景与前景透视。针灸是传统的医学技术,也是一门现代学科,其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学派林立,这大概是由传统学问与技术生发而来的大多数学科的一个共同特征,体现了一个领域内多样性的理论探索与应用取向。考察针灸的现代学派,可以一窥当前针灸发展困境与可能之走向。

1

针灸两大新学派

 

所谓学派,经常与流派互称,但学派的核心是一个“学”字,置于针灸领域,是指具备独到的理论解释与临床技术的针灸学术或临床群体,而且,其理论与技法需经得起科学的追问,才不枉一个“学”字。

 

若不考虑“学”,则针灸流派则多得令人眼花缭乱,有研究者作过统计,有明确名称的针灸相关流派有71个。如此繁多的针灸流派,其学术含金量自然不能保证,部分流派只是在针刺选穴或者手法上有一些特色,或者对某一类疾病有些特别的治法,再或者将针具形制作些改良,抑或在某一地区较有名声而从游者众,即成了某一流派,多是有派无学。这与80多年前,承淡安游学日本时所见之情形颇为类似:“日本富研究性与进取性,事事不甘落人后,以标新立奇为荣,以一针之微,以其针柄之形稍为改进,即自成一流派,或以金银质之不同,针尖之圆锐关系,即自名为某某流派……实际上治病则一,取穴则一,徒以形式微异即自名一流,炫奇夸新,未免无聊。”

 

就笔者所见,现代真正有理论创新且有较大影响的针灸临床学派可定义为两类,一是以运动或神经解剖学与生理学为基础的现代针灸学派,如针刀、干针、浮针,多是将针具作了改进,治疗时更多地考虑局部软组织的解剖关系,是为解剖学派另一类是以特定的局部器官或者区域作为刺激部位的学派,针具小而治疗部位局限,如头皮针、耳针等,可称为微针学派。

 

1.1 解剖学派

 

解剖学是所有医学门类的基础学科,对于针灸学而言更是如此。针灸临床需要将金属针具刺入人体,无论是对针刺机理或者是针刺安全而言,了解解剖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当前的针灸高等教育中,过分强调穴位作用,而忽略了针刺的解剖生理学机制。然而临床医家在实践中却自觉地应用解剖与生理学的原理去理解与实施针灸,出现了迥然不同于传统“中医针灸”的现代医学针灸学派,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三个流派为:针刀、干针与浮针。

 

针刀(Acupotomy)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的针灸流派,发明人是江苏沭阳的医师朱汉章。朱氏改良了传统的针灸针,将针刺工具加粗后在尖端部加了扁平的刃口,改良后的针具便于切割与松解软组织,对于由于软组织粘连造成的肌肉与关节疼痛有明显的疗效。此后,在针刀医生与研究者的持续研究与实践中,针刀的临床应用被大大地扩大了,覆盖到了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美容等多个临床方向,但是其基本机制还是基于软组织损伤理论。近年来,针刀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医学门类的趋势,称针刀医学,有意无意地与针灸切分。

 

干针(Dry Needling)是由西方理疗师创立与发展起来的现代针灸流派,约发轫于上世纪40年代,与“湿针”相对,最早是理疗师用不含药液的注射器治疗,故名干针。后来由于针灸针更加精细方便,而且,多数干针的推动者都具有针灸教育背景,习惯应用针灸针,所以现在干针操作多是用针灸针。干针的操作主要是刺激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Mtrp)。所谓激痛点,也译作触发点,是指骨骼肌内可触及之紧绷肌带所含的局部高度敏感的压痛点,针刺这一类高敏感的点,可以缓解肌肉的疼痛,其机制的内核也是运动解剖。

 

浮针(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FSN)是由符仲华博士于上世纪90年代发明,其针体较硬,套有软管,治疗时先找到局部敏感紧张的肌肉(患肌),然后确定施治部位皮下进行扫散,扫散完毕后,拔出针身,将软管留置皮下,以增加刺激时间。浮针的治疗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确,但因其也考虑肌肉解剖及其运动生理,且治疗部位表浅,着重在皮下浅筋膜层,亦是在特定的解剖区域,所以亦将其划归于解剖学派。

 

以上是解剖学派中3个临床应用较广泛的针灸流派,其中,针刀主要是在国内应用,干针的主要市场在欧美国家,而浮针凭借微信等社交媒体,现在处于快速传播的过程中,海外针灸师也越来越多地接受浮针。

 

1.2

微针学派

 

“微针”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其实这一学派所应用的针具并不“微”,多数是使用常规的针灸针。这里的“微”是指治疗部位微小,多是身体的某一局限区域,如耳、目、鼻、第二掌骨侧等。微针亦即一系列局部针法,如耳针、眼针、头皮针、腹针等,在局部施针治疗全身各系统与部位的病症。

 

不同的微针流派,其理论解释各逞其巧。部分流派本身又分为不同的支流,单是一个头皮针,有研究者统计,就有朱明清氏头针、焦顺发氏头针、方云鹏氏头针等10个流派,且每个流派的理论与取穴原则各不相同,其中多数是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体表投影施术,亦有根据头部的经络系统取穴者。眼针的代表流派为彭静山眼针,其诊断主要关注眼部球结膜的细小血管变化,其理论则利用了中医经络与五轮学说。腹针的代表流派薄智云氏腹针在援用了传统中医学的经络、脏腑理论之外,还将《易经》之八卦理论借用来表达腹部不同部位。

 

微针系统有一个比较新颖且引人思考的理论——“全息”学说。全息本来是一个光学名词,是指将物体的三维信息通过光学手段再现在平面图片上。上世纪80年代,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借用了这一名词,提出了全息生物学概念,其最初的发现是基于他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第二掌骨侧穴位群,第二掌骨侧的不同位置可以对应人体的不同部位,从而刺激某一局部穴位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张颖清进而发现人体各段长骨乃至各个独立的器官都有此规律,从而提出穴位生息律,认为每一个长骨节肢系统和大的相对独立的部分为一个全息胚,在全息胚上穴位排布的结果恰使全息胚成为整体的缩影。全息理论似乎可以解释所有的微针系统,如耳针、腹针、掌针、足底针等,但是由于张颖清先生的过早离世,同时科学界对全息理论存有争议,对该理论的研究在本世纪没有得到继续深入的关注。

 

 

 

2

现代针灸学派与传统针灸的关系

 

以针刀、干针、浮针以及各个微针流派为代表的现代针灸学派,极大地拓展与丰富了针灸这一传统技艺的临床方向与理论内涵,但是新的临床学派在其成长过程中却一直与“正宗”的针灸若即若离。

 

解剖学派之“新”,主要体现在理论依据与治疗工具。针刀在形式上是创制了一种新针具,将针变为刀,所以在治疗理念就由刺激穴位变成了切割与松解损伤的软组织。新工具实际上承载着新理论,一个小小的针具变革,令针灸从单一的穴位刺激的思路转到,至少是拓展到软组织外科的治疗思路。从这一角度看,针刀的出现是针灸的一大进步与变革。从针刀的发明人朱汉章做出第一枚针刀开始,就一直想在针灸界争取一个“名分”,但是这一过程十分艰难,针灸界一部分专家一直认为针刀这一新技术与传统的针灸理念格格不入,所以不肯接纳其为针灸的创新性成果。然而,针刀的发展很迅速,从最初的“小针刀疗法”到现在的“针刀医学”,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医学新学科。更由于其机制以解剖学为基础,所以借鉴现代医学的成果十分方便,逐渐形成了针刀诊断学、针刀治疗学、针刀影像学、针刀护理学等一系列分支学科。没有融入针灸学的框架,反而令其轻装上阵,成果斐然。

 

不过,笔者一直认为,针刀无论如何发展,依然是针灸的一部分,是针灸的创新甚至是一种回归。从针灸最初的针具与刺法看,早期的针灸其实就是朴素的外科技艺。切割排脓、刺络放血、松解软组织都是《内经》中针灸的题中之义。针刀的核心理念是松解软组织,这本身就是早期针灸的方法之一,只是由于针灸在后来的发展中过分注重毫针与补虚泻实的针法,对于软组织松解等外科技术逐渐忽视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针刀的兴起,某种程度上再现了古代针灸的形态。

 

与针刀境遇类似的还有干针。干针是美国理疗师发展出的一项技术,目前,干针技术在西方的推广如火如荼,而且其推广者声称干针不属于针灸。不过,从干针的发展历程看,其主要的推动者多数有针灸师背景,其操作与理论都是受到了传统针灸疗法的启发,而且,干针用针具多数就是针灸针,所刺激的部位与针灸的常用穴位也没有大的差异,只不过,干针的推广者坚持“科学针刺”(Scientific Acupuncture)理论,主动与中医针灸切割,用“干针”这一名词与针灸相区别而已。所以笔者看来,干针就是传统针灸技艺与现代医学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科学化的针灸方法,其治疗的特色部位激痛点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穴位的重新发现与解释,这一点笔者在另一篇文章有详细的阐述。所以笔者把它作为针灸的现代学派之一加以讨论。

 

浮针的发明人符仲华博士早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针灸临床工作,而且多年以来学习与应用浮针者基本上都是针灸医生,所以关于浮针的学术归属一直没有争议,就是针灸的一个新流派。但是浮针却在不断地寻求现代医学的解释,曾经浮针很注重激痛点理论,多借用理疗师的临床治疗思路,近年来浮针则转向“患肌”理论,通过触诊判断损伤的肌肉,这一思路与针刀临床十分接近。笔者观察认为,浮针最为关键的贡献是发现了广泛的皮下浅筋膜的病理意义,其特色刺激部位都是在皮下,这是浮针最精要的特点。

 

以上三个针灸临床新学派,大约可以简要地称为软组织外科针灸——针刀、激痛点针灸——干针、浅筋膜针灸——浮针,其实是在不同方向上对早期针灸的再现与现代解释。《内经》中针灸方法多样,蕴涵着现代多种临床技法的思想,新学派的产生恰恰是对针灸临床的理性回归。我们现在更为熟知的以毫针刺激穴位为主要方法的“主流”针法其实是在针灸的发展过程中被不断强化与固化的结果,至多算作一种流派,可以称为称教科书派。

 

微针系统的发现是针灸临床甚至是人体生理现象的重要发现。虽然许多微针流派极力从传统针灸的理论,如经脉理论中去找寻依据,但是单纯依靠传统的经络理论去解释微针系统却是十分勉强。古人也有局部诊断全身疾病的意识与朴素实践,但是缺乏理性的解释。所以,微针系统算得上是一个全新的生理学领域,为什么局部的刺激可以治疗全身的疾病,这一课题值得针灸学家与生理学家去探索。全息生物学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很有前景的方向,或许是一把打开针灸奥秘的钥匙,但是这一把钥匙却躲在科学殿堂的角落里生锈,乏人问津。

 

3

新学派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针灸的学校教育早在民国时期就比较通行了,上世纪50年代中叶以后,随着中医高等院校的设立,针灸教育趋于规范,而且针灸教材是各个中医院校的专家共同编撰完成的。从学术与教育的规律来看,规范的高等教育背景下,不利于个性突出的流派的产生,然而,针灸临床的流派却是不断涌现,本文介绍的现代针灸学派即是其中的代表。其背景原由如何?

 

3.1 针灸教育僵化与学科保守

 

针灸新学派的产生与繁荣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的是现行针灸教育的失败,背后的原因又是针灸学科的本身的保守与固化。理论上言,新的学术成果与临床技术新发现应该被及时纳入到学科理论体系中来,而非独立成派,在针灸(包括中医其他学科)学界似乎不是这样的常规。

 

自1961统编教材《针灸学讲义》到2016年规划教材《针灸学》,针灸学统编教材已先后出版了10个版本,其它的如针灸进修教材、函授教材、中专教材、西医院校教材更是名目繁多,但是其基本内容都差不多,多是遵从经络学、腧穴学、刺灸法与治疗学四个知识板块,其学科知识基础是中医理论。

 

直到今天,针灸界总是有意无意地强调“中医”特色,这样一来,针灸教育总是不能突破藩篱,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转圈子。所以新的发展,如软组织外科学理论、筋膜学理论等内容被排斥在“主流”针灸理论体系之外。这里的主流,是指教科书主流,亦即教科书派的针灸理论体系。当教科书派的针灸在临床上应用受到的质疑与挑战越来越多时,这一“主流”地位是否能够保住,尚难预料。

 

3.2 新技术的进步与对学术地位的追求

 

教科书的保守将针灸教育绑架在坚持中医特色的这一貌似正确的轨道上,但是临床是真刀实枪的战场,疾病并不因为你坚持了中医特色就对你网开一面。现在针灸临床医生普遍遭遇的困境就是依靠教科书选穴施术,其疗效往往差强人意。在此背景下,针灸临床医生在不断地寻求新方法,并在相关学科中汲取营养,寻找灵感,于是相应的特色针灸方法被创造出来。

 

针刀与浮针都对针具作了改良,针刀一方面加粗了针具,并磨平了针尖,便于松解软组织,浮针是加大了针尾,并令针身变粗变硬,以便于在皮下作扇形的扫散,更加了软套管,可以长时间安全留置。改良针具的基础是对针刺原理的重新认识,所以针具的革新肩负的新的临床理论。干针同样如此,虽然用的针具与针灸针相同,但是刺入皮肤的思维已经改变了。针具与临床思路的改变最终改变的是临床疗效,解剖学派的针灸早已经占领了针灸在骨伤、疼痛等方面的大半江山,对其他专科的疾病治疗也在不断在拓展中。各个微针系统,如耳针、眼针、头皮针等在临床上的不俗表现也令其拥趸者日渐增多。

 

新学派的发展需要学术认同。虽然针灸教科书与学术组织也对部分针灸学派有所吸纳,但往往是作为特色疗法而处于补充地位。由此,新的针灸方法不能够快速融入主流的针灸学科体系中,更由于新学派基本上对经络腧穴理论这一被视为针灸“基因”特征的理论有所疏离,所以一直不被认同为“正宗”的针灸。在这样的情境下,新学派只好谋求学术独立。海外的干针学派因为声称独立于针灸,早已被国内外针灸师口诛笔伐;国内的针刀在发展过程中也是历尽波澜,目前基本上也是独立于针灸而存在;诸多的微针学派与浮针虽然没有声称独立于针灸,至少分别是独立的流派。

 

3.3 执业利益的驱使

 

当然,流派的形成还与各个流派追逐执业利益有关。部分新技术的执业者并不致力于学术理论探索,对融入针灸大的学科体系也兴味索然,而是广收弟子,通过推广技术以光大其流派,确切地称应该是门派,同时,某些医疗机构也热衷于门派技术的宣传与推广,这也在某种层面上加速了针灸新学派的产生与独立。

 

 

 

4

现代针灸学派的前景

 

无论是门派、流派还是学派,都是“派”,终究要汇入江河大海。任何学派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伴随着其生存与发展的背景与条件改变,学派最终会消亡或者以另一种形式再现。一门技术学科存在不同过多的学派归根到底是学术体系不成熟的结果,针灸学也是一样。如前所述,针灸的学科体系目前处于一个相对固化与保守的状态,这就是其体系不成熟的表现,所以导致了不同学派的兴起。但是随着针灸本身的包容性的增强,学派融入针灸体系是必然的,当然这一过程看上去并不平坦,保守与改革的冲突一直会有,也会继续存在下去。

 

不过,针灸本身的发展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诸多现代针灸学派何时,以何种形式融入针灸主流学科体系,都尚属未知。针灸现代学派的最大价值就是给针灸带来了新的临床技法与理论解释,为固化的针灸学科体系施加了打破框架的外力,无论如何,针灸的学科体系终究会改变,届时旧有的学派会消失,新的学派也可能会发生。

 

本文原载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12月第19卷第4期,版权归作者所有。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