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百问
中医脉诊不传之秘:为何28种脉象,只有20种可以对举的相反之脉
来源:金兰中医学社 2019-06-13 [医疗] [中医百问]
很多学习中医脉诊的人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为什么明明懂得28种脉象的鉴别,却还是不能精准的把脉和辨脉?那是因为除了类比相类之脉,还需要对举相反之脉。李延昰在《脉诀汇辨》中明确指出要“对举以明相反之脉”。为什么要对举相反之脉,目的在于“因此而悟彼,令阴阳不乱也”。如果在学习脉诊的过程中,没有走这么一个过程,全靠自己慢慢去体悟每一种脉象与之相反的脉象,那需要很长的时间。

浮脉与沉脉,是描述的脉象之升降,李延昰认为,可以“以察阴阳,以分表里”,浮脉法天之象而轻清,沉脉法地之象而重浊。迟脉与数脉,描述的是脉象的性情与快慢,一般来说,一呼一吸脉象跳动4次为正常,但如果一呼一吸脉搏跳动5次,必然“形气壮盛”,又或者是“闰以太息”,所以这都是无病的正常脉象。倘若脉象跳动的过慢,只有一呼一吸脉来三次,且跳动的性情很迟缓,这种就是迟脉;而数脉则是一呼一吸脉来6次,且跳动的性情有一丝急躁之意,数脉在上就是“阳中之阴”,在下就是“阴中之阳”;迟脉如果在上就是“阳中之阴”,在下就是“阴中之阳”。

虚脉与实脉,主要是在描述脉象的刚柔,主要体验脉象内在的力度有余或者不足,所以只要重按即可知晓,虚脉重按则无,实脉三部皆有力,重按时力度仍然不衰。长脉与短脉,主要描述的是脉象的伸曲进退,长脉见于寸关尺三部,而且上下可超越寸关尺,短脉只见于尺寸(短脉其实也见于寸关尺,不过有两头内缩之象,这在李延昰的《脉诀汇辨》论述短脉时有专门的记载)。要想搞明白长脉于短脉,关键在于脉象能否突破每一个部位的中间部位,如果能够突破中间,就是长脉,不能突破中间,就是短脉。

滑脉与涩脉,主要是描述脉象的畅通与滞涩问题。对于这一点,孙思邈颇有心得,滑脉血多气少,所以脉象会流利圆滑;涩脉则是气多血少,所以脉象艰难滞涩。洪脉与微脉,主要描述的是脉象的气血盛衰,血热且血液充盛,脉气也随之满溢,所以脉搏滔滔满指,“冲涌有余”;脉气虚弱不足,且有寒邪作祟,所以血液也会随之滞涩,这样脉象在指尖的感觉会十分细微,且有一种“欲绝非绝”的感觉。紧脉与缓脉,主要是描述脉象的张弛之象,紧脉一般是寒邪伤及营血,脉络就会激动拼搏,恰似风起云涌,又像“切绳转索”,指尖一种紧张感油然而生;如果是缓脉,则体现的是风邪伤于卫气,营血不能流通,所以脉搏跳动不快。

动脉与伏脉,主要描述的脉象的透出与蕴藏,脉象一呼一吸跳动6次,且有脉流薄疾的感觉,但是以关脉为主,形状犹如豆子一般,“厥厥动摇”,与其他部位的脉象不一样,这就是动脉的特征;然而伏脉则是一种“深藏不露”的脉象,在沉部是看不见的,只有推筋着骨,重力按至筋骨时才能感觉到脉象的跳动,这就是伏脉。结脉与促脉,主要是体现的脉象的阴阳偏甚的情况,如果阳气过于偏甚,就会导致脉促,脉象数而急躁且偶有歇止的现象;而阴气偏甚的话,就会导致脉结,脉象徐缓而时而歇止。

以上20种相反的脉象可以两两对举,脉象的体象就能一目了然,但是“代、牢、弦、革、芤、濡、细、弱八脉”,则不需要对举,也没有可以相反对举的。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没有其他脉象与之相反。牢脉牢脉轻取、中取均不应,沉取始得,但搏动有力,势大形长,为沉、弦、大、实、长五种脉象的复合脉,在其他脉象中没有相反的脉象。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与长脉、紧脉相类,但却没有相反之脉。革脉是弦脉与芤脉的结合体,没有相反之脉。芤脉是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没有相反的脉象。濡脉,浮而细软,轻按可得,重按反不明显,虽然与弱脉是一对相对立的脉象,但二者并不相反。细脉,脉细如线但却应指明显的脉象,与微脉类似,与洪脉对立,但却并无相反之脉。弱脉细软而沉,柔弱而滑,与濡脉对立,但却并不相反。

在《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中,有一个“脉偶名状”的章节,将26脉的人迎气口脉两两对偶,实则有些牵强。《经》曰:“前大后小,前小后大。来疾去徐,来徐去疾,去不盛来反盛。乍大乍小,乍长乍短,乍数乍疏”,这种两种相反的脉象同时出现的情况虽然与对举相反之脉不太一样,但的确是真实存在的,在临床上需要注意鉴别。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