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百问
面部​痤疮的中医诊疗
来源:卢医 2018-09-09 [医疗] [中医百问]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初起时皮疹为针头或芝麻大小,与肤色相同或红色,顶端日渐呈现黑头,可挤出黄白色粉渣(即粉刺),乃遗留凹陷疤痕。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之晶,生湿生热,凝滞肌肤,或肺经风热熏蒸,蕴阻肌肤而成。

痤疮作为常见的影响美容的皮肤病,各种疗法不下十几种,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主要是痤疮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个体性差异特别大,所以针对不同的患者选用合适的疗法就显的特别重要。

痤疮有明显的自愈性,所以对轻度痤疮不影响美观的,有不少学者认为轻度痤疮本身就是生理现象,无须治疗。但对于中重度的痤疮,由于影响美观,给心理上带来巨大压力,并有一定的毁容性,所以必须及时加以治疗。

 

一、病因病机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张介宾注:“形劳汗出,坐卧当风,寒气薄之,液凝为皶,即粉刺也,若郁而稍大,乃成小节,是名曰痤”。

《中医外科学》认为是:素体阳热偏盛,加上青春期生机旺盛,营血日渐偏热,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而发病;或因过食辛辣肥甘之品,肺胃积热,循经上薰,血随热行,上壅于胸面而成。

  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释中所曰:“时月寒凉,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肌腠居寒,脂腋遂凝,稸于玄府,依空渗涸,皶刺长于皮中,形如米,或如针,久者上黑,长一分,余色白黄而瘦于玄府中,俗曰粉刺”。

 

 

二、辨证分型

 

《中医外科学》将粉刺/痤疮可分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及冲任不调、痰瘀凝结等证型。其要点是:共有粉刺作为主症。

肺经风热者见颜面黑头或白头粉刺居多,伴红色丘疹,或觉痒痛,鼻息气热,舌红、苔薄、脉数等;

脾胃湿热者皮肤油腻,间有结节,或伴口臭,便秘溺赤,苔黄腻,脉滑数,或见脓疱囊肿,病情缠绵,皮疹此起彼伏等;

冲任不调者,可见月经不调、小腹胀痛,或经来皮疹增多或加重,舌红,脉弦;

痰瘀凝结者皮疹经久不愈,坚硬疼痛,色暗不鲜,或伴结节囊肿、瘢痕与色素沉着,舌黯红,脉滑。

当然,痤疮的临床辨证还可以分出其他分型,如肾水不足等,但很少见,不必一一俱论。

痤疮多具实证、热证的临床特点。

 

三、治疗方法及方药研究

 

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研究,痤疮病损部位可以反映相关脏腑的病理变化,据此辨证论治,能够取得疗效支持。将痤疮发病部位与五脏分属予以辨证论治,指出额属心、鼻属脾、颏属肾、左颊属肝、右颊属肺。将面部分为纵横两向辨证,额、鼻旁、口周等纵向部位发病,从脾论治;颊、颏等横向部位发病,从肝论治。在皮损辨证方面,黑头粉刺为湿重于热,缠绵难愈;白头粉刺为热重于湿,易于化毒成脓,脓出而愈。结节通常为血瘀肤腠,遂致气滞结块。囊肿则属痰湿血瘀互结。这些认识反映了局部皮疹辨证的成果。

全身辨证与局部辨证的综合运用,定能有助于痤疮临床疗效水平的提高。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痤疮治疗的主要原则总体属泻法的范畴,包括有清热、疏风、除湿、化痰、祛瘀、散结、泻下等;从脏腑经络来说,有清心、宣肺、健脾、疏肝、调理冲任、清泻三焦、通泻大肠等。补法,尤其是纯补法用于痤疮的治疗并不多用。

1、肺经蕴热证:治疗以清肺凉血为主,常用的方剂是枇粑清肺饮。

2、脾胃湿热证: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常用的方剂是芩连平胃散。

3、血瘀痰凝证:治疗以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为主,常用的方剂是大黄蛰虫散。

《医宗金鉴》的枇杷清肺饮一直被崇为治疗粉刺的主方,也即说疏风清肺是治疗粉刺的基本大法。有运用犀角地黄汤从心论治的;亦有用黄连解毒汤,强调长泻三焦火毒而论治的;有运用茵陈蒿汤清热化湿,从脾胃湿热论治的;也有运用逍遥散疏肝理气,从肝论治的;有运用二至丸方加减,强调平衡阴阳,从肾论治的;有运用海藻玉壶汤加减,利湿化痰治疗的;更有运用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治疗等。

王冰注释《黄帝内经素问》“寒薄为皶”时指出:“粉刺,解表巳。”明确提出用解表法治疗粉刺。现代医家也有报道专述解表法治疗痤疮的,其曰:风寒者宜疏风散寒,采用“青萍散(由浮萍、珍珠层粉等组成)”加“双白散(白芷、白附子)”外敷;风热型(丘疹型)表现为颜面潮红,粉刺欣热疼痛或有脓疱,用青萍散。

应该避免过用寒凉冰伏邪气、闭塞毛孔,尤其是对慢性反复发作者、痰瘀凝结者。

中药治疗痤疮的药理作用实验研究,主要针对痤疮的发病机理,集中在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抑制皮脂分泌、抗炎、免疫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丹参、连翘、虎杖、黄柏、山豆根、大黄、黄连和茵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高度敏感;中度敏感的则有黄芩、龙胆草、大青叶、金银花、地榆、百部、秦皮、川椒、当归、川芎、重楼和紫花地丁。

上述抑菌中药大多属清热药,部分属活血药,与中医常用治疗痤疮的清热、活血之治疗原则相符合。

痤疮丙酸杆菌对丁香酚与桉叶素高度敏感,对黄芩苷、丹参酮Ⅰ、芦荟苷、厚朴酚、小檗碱、大黄素、葡甘聚糖、龙胆苦苷、丹皮酚、丹参酮Ⅱ中度敏感。丹参素对细胞免疫有抑制功能。大黄素可抑制炎性介质白三烯B4的生物合成而具有抗炎作用。其他方面研究有报道指出大青叶、丹参、当归、紫花地丁、赤芍药和茵陈含锌量较高,如适当选择用药可提高治疗痤疮的疗效。

 

【方一】

 

浙贝母、白附子、菊花叶、防风、白芷、滑石各15克,皂角10克。将6味为细末,用皂角蒸熟去筋膜,同药捣为丸,早晚擦面。

本方祛风清热,适用于痤疮、雀斑,其来源于《疡医大方》。

 

(1)肺经风热

  丘疹呈红色,或有痒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中药内治:选择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野菊花、黄连、赤芍、白茅根、生槐米、苦参等。加水煎汁,每日1剂,服2次。

  药膳疗法:将枇杷叶洗净切碎,煮沸10~15分钟,捞去渣后,加入薏米煮粥,粥熟后, 将切碎的枇杷肉,放入其中搅匀,食用。

  中药外治:选择中药大黄、硫黄、丹参、冰片各等量,研成极细末,与适量大豆粉混合,加基质调成稀膏,敷于面上。7~10天1次,3次1疗程。

  针灸疗法:主穴选择百会、尺泽、曲池、大椎、合谷、肺俞、委中。配穴选四白、下关、颊车。用泻法,中等刺激,留针半小时,每日针1次,10次1疗程,症状好转后改为隔日1次。

  (2)湿热蕴结

  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药内治:茵陈30克,栀子、黄芩、益母草、大青叶、白藓皮各20克,大黄、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

  药膳疗法:将鲜苋菜、鲜冬苋菜、鲜马齿苋各100克,分别用开水焯至八成熟,捞出后浸入冷水中5~10分钟,取出控去水,切段,加入调料后拌匀即可。

  中药外治:与肺经风热方法相同。

  针灸治疗:主穴选百会、大椎、曲池、合谷、肺俞、委中。配穴选内庭、足三里、脾俞,病变局部周围穴。脾俞用补法,其余均用泻法。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 10次为1疗程。症状好转后,改为隔日1次。

  (3)痰湿凝结

  皮疹结成囊肿,或有纳呆、便溏。舌淡胖,苔薄,脉滑。

  中药内治:选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各6克,昆布、海藻、炒三棱、夏枯草、陈皮、制半夏各10克,益母草、金银花各12克,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

  药膳疗法:将桃仁、山楂、贝母各9克煎成汤液,去渣后入粳米煮粥。每日1剂,日服3次,共服30天。

  中药外治:选大枫子仁、杏仁、核桃仁、红粉、樟脑各30克。先将三仁同研极细末,再加红粉、樟脑一同研细如泥,如太干,加麻油少许调匀。每晚于患处搽1次。

  还可选用中药面膜进行治疗,用细辛250克,白芷、白芍、白附子、当归各500克,白扁豆、五味子各200克,乌梅250克,红花100克,共研成细末,以医用石膏为基质,约200克,加中药粉约20克,用30℃~40℃温水,搅拌成糊状,然后敷于面上,眉毛、眼、鼻、口外露,30分钟后揭掉。每周1次,4次为1疗程。

  针灸治疗:主穴选百会、曲池、合谷、委中、肺俞、病变局部周围穴。配穴选血海、三阴交、脾俞、膈俞等。脾俞用补法,其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症状好转后改为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