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糖尿病 我要投稿
符合这些条件就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作者:中老年保健杂志来源:新浪健康养生 2018-08-31 [健康] [糖尿病]
您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中不乏糖尿病患者,您是否也担心自己或者家人未来也会患上糖尿病?目前全球有4.25亿糖尿病患者,也就是说每11名成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而中国的情况更为严重,去年发表的2013年我国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0.9%,糖尿病前期为35.7%。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那么怎么做才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话题。我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吗?

糖尿病高危人群又称糖尿病易感人群,主要包括

1

40岁以上。

2

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指空腹血糖和(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升高,但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具体地说,糖尿病前期是指患者血糖水平介于糖尿病和正常水平之间(空腹血糖 110~125 mg/dl(6.0~6.9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140~199 mg/dl(7.8~11.0 mmol/l))。

3

超重或肥胖者。

4

有久坐不动生活方式者

5

有糖尿病家族史。

6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期血糖高的妇女。

7

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的患者等。

也就是说,随年龄增长,体重增加,糖尿病发病的机会就增多了。

关注高危人群有多重要?

已故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的创始人潘孝仁教授在20多年前因对国人糖尿病危害的担忧,率先开展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这一研究在糖尿病预防领域轰动全世界,随后被多国学者效仿。大庆研究发现,90%以上的糖耐量低减人群会转为糖尿病。这给国家、社会、家庭和患者本人带来非常沉重的负担。糖尿病最终走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失明和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危害大,因此要早发现、早干预,不要等到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才治疗,那时糖尿病就无法逆转了。所以要高度关注糖尿病高危人群。

如果您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也不必太紧张,令人欣慰的是70%的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得到预防。事实证明,只要在生活方式上采取简单易行的措施,就能有效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大庆研究显示,在糖耐量低减人群中,生活方式干预不仅能够长期预防糖尿病,而且可以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降低死亡率。可见,这是最经济有效的干预方法之一。

如何预防糖尿病?——越早越好!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越早预防越好。

预防糖尿病从孕妇抓起。

有研究发现,成年后的健康状况与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的营养摄入密切相关。生命早期摄入合理、均衡的饮食,有助于降低孩子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也就是说生命早期1000天(即妊娠期和出生后两年)是对一生健康最重要的时期。可见,预防糖尿病应该首先从孕妇抓起。孕前要规律生活,保持理想的体重;孕早期切忌营养过度,保持营养均衡,适度运动,以预防妊娠糖尿病。孕期应进行血糖检测,及早发现高危和异常信号,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

预防糖尿病从孩子抓起。

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受益终身。有数据表明,70%的成人过早死亡可能归因于青少年时期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预防糖尿病从孩子抓起,仍然是饮食和运动这两个关键点。儿童和青少年从小要注意保持适宜的体重,既不要成为“小胖墩”,也不要是“黄豆芽”。儿童和青少年要养成一日三餐的良好膳食习惯,多吃蔬菜、奶类和水果,少吃高盐、高糖和加工零食,如含糖饮料、冰淇淋、薯片等等。带孩子多运动,让运动成为习惯和爱好,如骑自行车、慢跑、跳绳、游泳等等。不要久坐不动,宅在家里。“管住嘴,迈开腿”,从小就为自己的身体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该怎么办?

早期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有望阻止糖尿病的发生,如果晚了就增加了转为糖尿病的机会。

1、学习糖尿病相关的防治知识

一般来说,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是很难在短期内被完全纠正的。得知血糖异常后,有的患者特别担忧,情绪低落,非常紧张,不敢吃东西,运动量过大;有的患者满不在乎,吃东西不注意,也不参加运动;还有的患者四处寻医问药……其实,您一方面需要高度重视,主动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主动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另一方面也可以请专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指导,并需要严格随访和监督。

2、生活方式干预

不健康的饮食和久坐的生活习惯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肥胖或超重者每日饮食中的总热量减少400~500kcal;饱和脂肪酸摄入控制在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有规律地进行适量的运动,可将运动量增加到250~300分钟/周,以减轻体重。从而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或使体重减少5%~10%;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以降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小贴士

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

正常体重(BMI18.5~23.9)

超重(BMI24~27.9)

肥胖(BMI≥28))

3、降糖药干预

临床工作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依从性并不十分理想,相当一部分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可能较差。因此,对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困难者,可考虑药物干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半年以上血糖仍不达标者;或者高血糖进展,年轻、经济条件较好、有高的健康需求及医疗条件者可考虑使用药物。糖尿病前期患者,特别是那些重度肥胖(体重指数BMI>35),年龄小于60岁和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可以考虑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来预防2型糖尿病。

4、监测

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后,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变化情况,建议每年至少到医院做1次血糖监测和(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应及早进行干预。若已进行药物干预,也需要定期监测血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除了关注血糖,定期监测体重、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同样甚至更为重要。

总之,生活方式干预是最重要、最安全、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是基础,是首选。

对于生活方式干预的依从性较差,可考虑药物干预。同时必须强调,血糖以外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因为每个人健康条件、健康要求、经济条件及医疗条件等因素不一样,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干预方式。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