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以中医药文化锻造“铁杆中医”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2021-06-11 [其它] [国际论坛]
202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支持中医药院校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热爱中医的优秀学生选拔培养”,这是继2020年11月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颁布《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后,再次把中医传统文化功底作为选拔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标准。中医药院校要更加注重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宣传、考核评价,夯实中医药人才的文化功底,着力培养信念坚定的“铁杆中医”。

文化具有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力。文化自信有利于个体形成稳定的情感支持系统,从某种角度来看,一个人的价值选择归根结底来源于对某种文化的选择、尊崇和践行。同时,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重要内容之一,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是提高文化心理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前提。一名中医药专业学生能够在行业内可堪重任、脱颖而出,通常需要十年乃至更长时间,而随着人类知识迭代更新速度加快,终身学习成为一名卓越中医生的基本素养。因此,唯有坚定文化信仰,才能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抱定宗旨、持续探索、终成大医。

中医药既是济世救人的手段,也蕴含了中国人的文化思维,凝聚了中国人对生命的虔诚之情与敬畏之心。对中医药文化要义谙熟于心,以有助于领略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安神定志”乃是成就“大医”的首要前提,而“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是“大医”的志业,唯此才能在漫长的学医、行医生涯中练就一身硬功夫。

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形成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主体在具体的情境、时空、场域中对客体进行价值取舍和心理判断,在主客互动中形成特定的情感偏好。因此,文化自信既受主体的情感禀赋、思想趋好所影响,也需要外在环境的熏陶、感染和陶冶。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通常所讲思想道德教育范畴包含环境育人、制度育人、网络育人等,环境、制度、网络等客观事物并不能“主动”对人实施教育活动,而是置身其间的人受到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网络文化影响而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中医药院校需采取积极措施,才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为其终身献身于中医药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培养具有中医药文化自信的“铁杆中医”,是造就高水平中医药人才的奠基性工程。文化自信的培育需要精心滴灌、绵绵用力,中医药院校要坚持将培育文化自信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使学生能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抱定宗旨、砥砺向学。(刘波)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