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传统医药动态 我要投稿
“继往圣,开来学”的反映点针灸(二)
作者:金观源来源:中医药导报 2018-08-24 [其它] [传统医药动态]

[作者简介]  金观源,美国威斯康新州执照针灸师,美国国家针灸与东方医学认证委员会(NCCAOM)认证中医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科研基金评审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美国中医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纽约中医学院荣誉客座教授。早年师从焦勉斋、郑魁山、魏稼等针灸前辈,现任美国国际整体医学研究所所长,曾任威斯康新州政府中医针灸顾问多年,美华学社(美国华人教授科学家学社)创会会长,旅美中国科学家工程师专业人士协会会长、理事长等职。发表论文100余篇,编著中英文专业、科普著作25部。

     E-mail:guanyuanjin@gmail.com

 

5  反映点的寻找与刺激

图2  反映点出现的组织层次及其感受器

    首先要熟悉反映点最容易出现在身体的部位。一般来说,身体最为敏感与灵活的部位,应该是反映点最容易出现的地方,如四指末梢、感觉器官与灵活关节部位。临床最常用与重要的穴位大都聚集在腕、踝、膝、肘,还有掌(跖)指(趾)关节附近,就是与此原则相一致的。

    其次,当在体表某一部位发现反映点时,还必须进一步确定它出现的组织结构,或者说它出现在体表组织结构的哪一个层次:是在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骨膜或关节腔?图2显示了反映点可能由浅入深出现在体表组织的5个层次及其分布的相应感受器[9]。例如,近年流行的激痛点针灸所刺激的靶点激痛点就属于位于肌肉或肌筋膜层次的一类反映点。

    第三,不同表现的反映点也经常有自己的特点。如以压痛为主的反映点容易在紧张性较高的组织结构上检测出来,如大多数压痛点出现在体表的结缔组织或肌肉穴位上;而以突出、肿胀或硬结为主的反映点容易在松弛组织结构部位检测出来,如耳垂下方的翳风硬结,膝眼部位的肿胀反映,腘窝的硬块,阴陵泉、曲泉的肿胀,腰部脊柱旁纵向索状物或腰骶部三角形肿胀等。

    对于在哪儿寻找反映点,有研究者通过对数据库中许多临床医生具体运用反映点的实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在患病部位附近寻找、按经络循行上下寻找、按气街理论前按后寻、按全息理论寻、按肌肉走行寻、按对称的方法寻找”等几种方法[10]。我觉得可以进一步修改或增加以下的思路。

    (1)按经脉的体表线路寻找

    几千年的针灸临床经验,都是与经典的经络体系相联系的。经络体系对有效穴位的分布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上寻找反映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传统穴位及其附近仔细触摸,发现“反映”而定之。先师焦老与郑老取传统穴位治病就是这样做的。看起来还是取传统穴位,但其实是在取反映点。在这种情况下,反映点就在传统穴位的位置。传统穴位的位置变成了该反映点的坐标。但强调了一个新的理念,必须以确定是否有反映来决定是否用这个穴位,或以穴位附近的反映位置来代替传统位置。此外,还有许多反映点不在传统的或已知位置的情况,那就是新穴了。我提出“经、穴皆可失,反映不可无”的“反映第一诀”,就是强调在传统穴位上寻找反映点的重要性。

    (2)在相应身体反射区内寻找

    我们已经用身体反射区的概念来继承与发展经典的经络体系,去伪存真,化复杂为简单。通过分析、整理、归类各个穴位或反应点的功能,总结出与十四经络相对应的三大类身体反射区:内脏反射区,躯体反射区和中枢反射区,并绘制了相应的彩色图谱[2]。各反射区分布规则一目了然,且与西医解剖名称相应,易学易记,临床应用极为方便。它们可帮助快速寻找反映点。由于身体反射区包含了经典的十四经穴、所有的经外奇穴、至今为止在身体上发现的大多数新穴,在相应身体反射区内寻找反映点,实际上已经包括了传统的循经取穴法。

此外,我们把各种微针疗法(如耳针、手针、足针、面针、鼻针、眼针、头针、舌针、腕踝针等)所采用的反映点或穴区称为“微反射区”;身体反射区与微反射区,从整体到局部相互补充,描绘了一幅全身反射区的完整画面。

    (3)在患病局部或邻近组织寻找

    患部局部体表组织是最常见反映点的部位。内脏疾病可以在胸腹与腰背出现反映点,躯体关节或软组织病变在局部出现反映点那就更明显了,经常就是其症状的一部分。中枢性疾病的反映点可以经常出现在头皮区或脊柱附近。对于肌筋膜疼痛性疾病,可以在同一肌肉邻近部位出现“激痛点”,激痛点针灸的临床实践为此积累了许多经验[11],以查找位于受累肌肉或邻近相关肌肉上的激痛点为目标,也是寻取反映点的途径之一。

    (4)在同节段神经支配区寻找

    躯体或内脏性疾病受累器官的同节段神经支配区是反映点常见的部位。表1总结了主要内脏牵涉痛投射至体表的部位,可供寻找反映点时参考。

 

 

表1  常见内脏牵涉痛的部位和压痛区

内脏

受涉原因

心表疼痛部位

心脏

心绞痛

收前区、左肩前、左上肢尺侧

胃炎、胃溃疡

左上腹、肩胛间区

胃贲门

炎症或扩张性刺激

肩部

食道

食道炎

胸骨部与左肩前区

横膈

持续痉挛或压迫性刺激

肩部

胰腺

胰腺炎、胰腺癌

左上腹、肩胛间区或后背腰带环绕部

肾结石

下腹部、腹股沟区、腰部

输尿管

输尿管绞痛或扩张性刺激

腹股沟区、睾丸部

阑尾

阑尾炎

上腹部或脐区

结肠

结肠炎

下腹部

小肠

肠炎

上腹部或脐区

子宫、膀胱前、

相应病变或妊娠使其体积

自一侧骶部至大腿内侧或大腿前外

列腺、尿道、睾丸、精囊

增大或受扩张性刺激

侧下方

    (5)在躯体对称区或对应区内寻找

    由于患侧体表病变可以反射到健侧体表,尤其是对称部位,在健侧体表对称或相应部位刺激经常可以有效地影响患侧体表的敏感性或运动功能,故古代发展了所谓巨刺或缪刺之说,其疗效得到大量临床实践的证明。临床应用时多取两侧同名经或对称部位。此外,在上下肢或身体体表上下对应部位之间也应存在相互反射。这也符合动物进化的规律。从身体上下部位的对应来看,肩关节对应髋关节,膝关节对应肘关节,腕关节对应踝关节,掌指关节对应跖指关节。肩胛部对应臀部,上臂对应大腿,前臂对应小腿,手对应足等(见图3)[2]。这些解剖部位的对应,经常可以用上下肢的一些穴位相应来表述,如天宗相应于环跳,肩井相应于居髎,曲池相应于阳陵泉,手三里相应于足三里、合谷相应于太冲等。

图3  躯体两侧对称与上下对应部位

    通过以上途径寻找反映点时,最简便的方法,是医者通过自己的手在这些部位仔细触摸与按压,并且通过眼仔细观察,或与对侧相应部位或周围部位作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既可以帮助区别反映点与非反映点,也可以帮助区别病理反映点与生理反映点。当然,有条件时也可以用仪器来“延长”自己的手或“放大”自己的触觉或视觉。如一些经络探测仪(主要是测电阻)(最好是智能型的),压痛计(检测压痛程度)或红外成像仪(检测体表温度的变化)。

    在发现可疑的反映点之后,还须鉴别该反映点究竟是病理反映点还是生理反映点(参见前文)。但很多情况下,还要通过观察其刺激时的反应或刺激后的效果才能最后得出结论。一般来说,不论是病理性或生理性反映点,都具有较为敏感的特性,即使较轻微的刺激就有较强烈的针感(针刺时)或热感(艾灸时)及其感传。当刺激到病理性反映点时,针灸感传经常很容易“气至病所”,即传到病灶所在的部位,这称为“针感的趋病灶性”。

    在反映点上可以同样应用在穴位上应用的包括针灸在内的各种类型物理刺激。针刺方法也与一般的穴位刺激相同,但要注重四点:一是刺激的结构层次要与出现反映信息的层次相同,而且要尽量刺准反映点的反映中心,许多躯体性疼痛患者,患部“阿是穴”的反映中心被刺准时,经常会告诉你“痛就在这儿”,这种患者针后多能立即见效。二是可以选择不同的针具或手段来刺激位于不同组织层次的反映点。如应用七星针(加或不加火罐)刺激位于皮肤层次的反映点;应用较长的毫针或改良后的“浮针针具”刺激位于皮下组织的反映点;应用不同长度的毫针刺激位于深浅不一的肌肉或肌筋膜上的反映点(如激痛点)等等,三是因为反映点的敏感性高,一般无须过强的针刺手法,即不过度做捻针或提插手法,就会有较强的针刺反应与较显着的治疗效果。四是反映点的位置及其表现会随着治疗而变动。由于刺激后原先的位置会发生移动或其阳性表现逐渐随着疾病的好转而消失,每次治疗前要重新确定刺激靶点,并且以消除反映点上的各种阳性表现为观察指标之一。可以采取追踪刺激法,治疗至多数反映点转变至正常为止。

6  反映点的形成原理

    要解释反映点的形成机制,必须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体表特定部位的反映点是如何与所“反映”的身体器官(内脏、躯体或中枢)发生联系的?二是反映点上的上述各种阳性“表现”是如何出现的?

    对于第1个问题,现在比较清楚的是“脑-皮轴”,以及同节段神经支配的皮肤与内脏对应的认识。至于第2个问题,一般认为是身体在内外环境相互作用(内外夹击)下特定体表区域的感觉阈值发生异化的结果。

图4  与心脏同节段的内关反映点

    体表与身体内部双向交互联系的认识,随着“脑-皮轴(brain-skin axis)”概念的提出进一步被主流医学接受。所谓“脑-皮轴”,早先是基于心理应激与皮肤病之间的生理及病理联系提出来的,旨在揭示应激与皮肤病之间的关系(通常指以神经源性的皮肤炎症与毛发生长的抑制所介导的应激反应)。从解剖学角度讲,皮肤与神经系统共同起源于胚胎外胚层,且两者有着相同的几种激素、神经递质和受体。大脑皮层感受外界应激信息的输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应激反应,进而激活周围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系列反应,从而直接或通过免疫系统影响皮肤。换言之,皮肤被认为是一种神经免疫内分泌器官,与神经内分泌轴以及免疫系统有一种交互型网络,在痛觉的外周调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种影响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认识,“肠-脑轴(gut-brain axis)”的概念又被提出,有研究者由此进一步提出“肠-脑-皮肤轴(gut-brain-skin axis)”的概念[12],强调这些器官之间通讯的存在。从系统医学的角度来看,皮肤与肠腔,可以看作是身体的内稳态系统与外环境接触的两个主要“接口(interface)”,机体的内外环境通过它们实现信息交流,完全是合理的。

    现代医学观察到的内脏牵涉痛区(即海特氏带),既是特定体表区域与同节段神经支配的内脏联系,也是内脏疾病时可以导致这些区域出现疼痛阈值变小的临床证据。图4显示的是心肌缺血或心绞痛时,可发生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肢内侧与尺侧体表出现牵涉痛的区域。它与经络体系的心经与心包经的循行路线几乎完全重叠(我们称其为心反射区)[13],对心绞痛等心脏病症有明显功效的内关穴,就是位于该反射区的主要反映点。通常认为内脏牵涉痛是由于发生牵涉痛的皮肤部位与患病内脏各自的感觉神经纤维传入脊髓后在同一节段会聚并经共同途径向上传导的结果,故利用内脏牵涉痛的原理很容易理解內臟反映点的形成机制。

    在实验室里,已经有许多研究证明人为的内脏创伤可以在体表特定部位诱发异常的“反映”。北京医学院1981年的一项研究[14]观察到造成胃黏膜损伤的家兔耳廓出现低电阻敏感点。随着损伤的严重度增加,敏感点的数目和面积也随之增加。朱兵教授科研团队近年来的“穴位敏化”研究更是从分子水平证明:一些疾病可以通过在相关的敏化穴位局部形成“穴位敏化池”,呈现出神经肽—肥大细胞—致敏物质释放的病理反应过程,同时激活中枢神经的不同水平发生敏化[15-16]。这种敏化可能是热敏[17]、痛敏、压敏等感觉的变化,也可能是临床上通过医生的诊断观察到穴位处丘疹、凹陷以及结节状或条索状物等形态特征表现[18-19]。

    作为反映点主要表现的压痛,其形成原理可用神经源性炎症(neurogenic inflammation)状态下局部的“沉默型”伤害性感受器(nociceptor,也称疼痛感受器,主要是游离神经末梢)的激活来解释。现在知道,在皮肤及深部组织(如肌肉)都有额外的“沉默”或“睡眠”型的伤害性感受器,它们平时对伤害性机械刺激不起反应,但在炎症期间或组织损伤之后可以变得对机械刺激“觉醒”。这种“觉醒”现象的一种可能解释是,来自受损组织释放的化学物质(前列腺素、缓激肽、神经营养因子、组织胺等)的连续刺激降低了这些伤害性感受器的阈值,故开始起反应。沉默型伤害性感受器的激活,可以导致痛觉过敏(hyperalgesia)、中枢敏化与痛觉超敏(allodynia)(见图5)[20]。局部组织损伤或炎症时释放的这些化学物质,有的可以直接激活伤害性感受器,有的(如前列腺素)虽不直接激活,但可以使其敏化,达到类似的效应。

图5  痛觉过敏、超敏的机制

    此外,由于炎症既然可能是使沉默型伤害性感受器“觉醒”的原因,躯体局部组织损伤导致的炎症或来自中枢原因的神经源性炎症的外周表现(红、肿、皮温升高等)也可以成为体表反映点的合并表现。换言之,反映点的各种表现形式,都可以从体表部位内沉默型伤害性感受器被局部原因(如组织损伤)的炎症或神经源性的炎症所激活来解释。

     现在知道,神经源性炎症不仅可以发生在外周组织,促使“外周敏化(peripheral sensitization)”,也可以在发生在中枢,诱发中枢神经元炎症的表现[21]。它也是“中枢敏化(central sensitization)”的原因之一。由此可以理解,“敏化现象”可以是双向的,即不仅身体内部疾病时可以在体表特定部位出现敏化现象,体表的刺激也可以引起内脏或中枢的一些变化:如电刺激穴位可以经背根反射引起内脏的神经炎性反应[22-23];Latrcmolicrc和Woolf[24]观察到体表的炎性刺激可导致“中枢敏化”现象。

    总之,病理反映点,是疾病过程中体表出现的一种以炎性反应为主的病理生理学动态改变。

7  针灸治病机制的演绎

    在明确疾病条件下体表出现反映点的机制之后,就容易解释在反映点上实施针灸为什么可以治病的机制了。其实,这也就是在传统穴位上针灸治病机制的演绎。它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种情况:

    (1)刺激穴位激发的感觉性反射

    首先是反映点或穴位内部的各种感受器受到针灸刺激时激发的动作电位,通过其相应的传入神经及其通路,向中枢输入各种感觉信息。这些信息一方面产生针感或通过反射诱发“得气”的表现,另方面激发各种神经-内分泌反射,强化疾病的自愈功能,包括作用于原先导致反映点阳性表现的相应神经中枢,或通过调制突触功能缓解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枢敏化”,或通过对相同神经节段支配的内脏起作用,消除其内脏功能的紊乱。

    (2)穴位微创导致的神经免疫反射

    其次,反映点或穴位内部的针刺刺激会造成局部组织一定程度的“微创”,导致一些化学物质(前列腺素、缓激肽、钾离子、组织胺等)的局部释放,激发神经免疫反射,诱发局部的炎症-抗炎反应。这种炎症刺激可以带有或不带有主观感觉(针感)。它既可以强化刺激部位(躯体局部组织损伤部位)的抗炎作用,缓解局部疼痛,也可以通过缓解刺激局部的炎症而导致“神经源炎性”的缓解,从而改变与其相联系的中枢或内脏的功能状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针灸的反复刺激在缓解疾病的同时,也经常使反映点的阳性表现(神经源性炎症的外周敏化)发生变化,如压痛点的消失。

    换言之,既然疾病可以使“穴位敏化”(也可以表述为“穴位的可塑性”[16]),在敏化的穴位(反映点)上反复针灸也就可以使它们恢复正常。而且,既然体表部位的炎症刺激可以诱发“中枢敏化”,针刺反映点或穴位诱发的抗炎反射也就可以缓解“中枢敏化”。显然,这也是针刺镇痛的机制之一。

    以上解释有助于认清针感与疗效的关系:上述第一种情况下,针刺激发反映点或穴位局部分布的各种感受器导致针感产生,加上针刺到肌肉层次的肌梭诱发的肌搐动,构成了传统针灸一般要求“气至而有效”的原理。上述第二种情况下,由于针刺穴位“微创”诱发的炎症-抗炎反射并不一定伴有针感的产生,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现代发展起来的腕踝针与浮针均不要求“得气”,也有明显的疗效。

    由于反映点的敏感性比一般穴位较高,而且与相应内脏、中枢或身体的其他部位有“短路”联系,刺激反映点的针感及其反射效应一般都要比刺激一般穴位时强得多,故疗效也明显提高。但它们导致局部组织“微创”的程度与针感并不一致。如当反映点中心被击中时,即使刺激很轻就可以有很强的针感,但微创可以很小;而在非反映点的一般穴位上针刺时,只有刺激较强时(如应用捣针法)才有较强的针感,此时对局部组织的微创已经较大,容易在针刺治疗后局部遗留一定程度的不适感。

    总之,反映点针灸的作用机制,就好像是对“外周敏化”或“中枢敏化”现象的“反其道而行之”。前者成立,后者相应也成立。当然,其中的细节尤其是分子机制,尚需进一步的科研去发掘与证实。

8  反映点针灸的重要性

    在“继往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映点针灸,对于针灸领域的“开来学”有重要的意义。它起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图6)。

    (1)实现针灸疗效最大化

    传统针灸的所有适应症都是反映点针灸的适应症。近代的大量实践证明,以动态出现在体表的反映点为靶点实施针灸,其疗效要比针灸刺激非反映点的其它部位(不论是否经穴)效果更为显著。

图6  反映点针灸的中医基础与重要性

    在拙著《临床针灸反射学》一书中,为了说明反映点在针灸疗法中的重要地位,我以重复3遍的“反映点”作为一节的标题:反映点,反映点,反映点!并提出了“反映第一诀”:经、穴皆可失,反映不可无。这是对古人“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经验的补充与发展。取穴时务必以局部出现的各种反映为标准。

    (2)提高疗效的重复性与显著性

    在针灸被越来越多国家的民众知晓与寻求治疗的“全球热”大环境下,西方主流医学对针灸疗效的验证正在广泛地进行。至今西方研究者发表的一些高质量临床针灸报道,在证实针灸疗效的同时,也经常出现3个普遍状况:一是发现许多国内的临床报道重复性不高,也就是说即使针刺同样的穴位,无法得出同样的效果。二是针刺传统经穴的“真针刺”作用与所谓“假针刺”(“假穴真刺”或“真穴假刺”)作比较,经常无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针刺作用不过是安慰效应的结论。三是即使针刺组的疗效确实比非针刺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但这个差异的幅度很小,也就缺乏临床应用的价值。我们不否认国内至今的一些临床报道由于没有独立的疗效评估,存在疗效偏高的可能,也不否认心理安慰效应经常与针刺的生理作用共存(心理作用通常只占小的比例),但来源于穴位(刺激靶点)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取穴随机性)定然是主要原因之一[9]。如果能从反映点的角度来把握每个刺激靶点,则可以解决针灸疗效重复性的问题。

    针对西方一些随机双盲设计的高质量针灸临床试验得出“真针刺”与“假针刺”缺乏显著性差异的结论,目前许多专家的意见都集中在如何改进设置对照组(安慰组)上。包括对“假穴真刺”或“真穴假刺”本质的理解。这是十分可取的。但我们还可以从提高“真针刺”疗效的角度来拉开其与对照组的距离。那就是采取选取反映点实施真针刺。由于反映点针灸可以使针灸疗效最大化,针灸疗效对比安慰组的显著性或差异幅度都可以明显提高。

    (3)提高经典手法的成功率

    选用反映点刺激,不仅是提高针灸疗效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得气”与控制针感传导,使“气达病所”,或获取“跳针”“烧山火”等手法成功的第一要素[2]。这里举一个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实例。女,30岁,因急性阑尾炎就诊。平卧微曲膝位。在双侧阑尾穴发现强烈压痛故针之。在垂直1 cm范围内行提插手法,先刺右侧穴,先获胀感下行至足部,而后用手按贴压位下方并且改变针尖方向向上,持续操作2 min时胀感上行至同侧右下腹。留针期间,再针左侧穴。刚开始提插立即在下腹部有酸胀感,并且原有腹痛立止。

    (4)揭去经络的神秘面纱

    提出反映点是穴位的本质,或者说以反映点聚集而成的反射区解释经络,使古典经络学说朝现代化的方向迈出的一大步。因为它揭去了蒙罩在经络现象上的神秘外纱,一针见血地指出经络的实质是身体上下、左右、内外各部分之间相互反射的联系通道[25]。当身体某器官或组织发生疾病时,疾病信息可以在特定的体表部位输出信息,以反映点(区)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在反映点(区)上针灸刺激,即是向人体输入了控制信息,通过人体的自动控制系统发挥治病作用。

    (5)有力地反击干针逆流

    反映点针灸值得在国内外大力推广,不仅是因为它疗效卓著,科学性强,是中西医学互参的结晶,而且也是维护针灸职业安全,与干针推广者针锋相对的一大举措。面对干针传道者以”干针不以经络学说为基础”为理由把干针独立于针灸之外的企图[26-27],我们必须大力宣传:现代反映点针灸早已包括了干针所基于的那一套激痛点理论与刺激方法。干针疗法(或者称“激痛点针灸”)所刺激或作为基础的“激痛点”,其实仅是反映点的一种形式。反映点针灸可以利用干针的现代研究成果,最终“收编”包括干针在内的,以各种新形式出现的所有非药物的体表“外治法”。换言之,面对西方干针的挑战,我们更应该在各个中医院校里尽快开展与加强现代针灸理论的教学,不要让我们的针灸毕业生只会传统中医理论,而不懂现代针灸。总之,我们不能只依赖“传统”的优势来守护针灸,而把“现代科学”留给干针的传道者。

    (6)促进现代针灸的快速发展

    我曾经撰文[25]论述在系统论催生下崛起的系统医学,为现代针灸的研究与实践灌注了新的活力。它不仅可以作为一条主线,把至今为止前人所作的大量有关针灸或经络研究的成果[15]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可以把针灸治病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的控制过程。抓住穴位的反映点本质后,可以系统地分析反射信息在针灸过程各个环节的传递特点与控制方法,如从反射过程的双向性,疾病信号在体表反映点的输出,针灸治疗信号从反映点的输入,以及反射弧各个环节影响信号转递的干扰因素等进行分析[24]。这十分有利于针灸疗法操作过程中随机性的控制。

    此外,我在描绘“系统医学针灸”蓝图的轮廓时强调,针灸干预必须与患者的自愈机制“自洽”,针灸治疗必须是个体化的。反映点针灸的理念,是完全符合这些原则的。由于反映点的出现部位与表现可以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用系统医学的术语来说,反映点针灸是现代针灸的一种“自洽”模式。故推广与开展反映点针灸必将促进现代针灸医学的快速发展。

2008年,在提出所有针灸穴位可以分为动、静穴两大类时,恩师魏稼教授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多偏重于静穴的临床应用,对动穴的广泛深入探索,却未引起足够的关注。打破这一思维定势,加大动穴的探索力度、扩大动穴的应用范围、增加动穴的使用频率,将对开发动穴潜能、提高临床疗效乃至发展与重构俞穴理论,都有重要的现实与深远意义[7]。”其实,魏老师说的也正是加速推广与开展反映点针灸的科研与实践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金观源.翳风穴临床应用的体会,医学卫生资料(吴兴县)总8:31,1976.

[2] 金观源,相嘉嘉,金雷.临床针灸反射学[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北京:2004.

[3] Jin GY, Jin L, Xiang JJ.Contemporary Medical Acupuncture-A Systems Approach[M].Springer-Verlag & HEP,China,2007.

[4] 代田文志,著.胡武光,编译.针灸临床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5] 李红阳,黄瑾明,余方.针灸新穴效验辑[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

[6] 魏稼.“阿是”初探[J].中医杂志,1962(2):23-24.

[7] 魏稼.动穴疗效钩玄[J].中医药通报,2008,7(1):24-27,63.

[8] 陈少宗,巩昌镇.关于现代针灸学与传统针灸学的对话(第一部分)[N].华兴报(美国),2016-08-04.

[9] Dougherty P.Chapter 2: Somatosensory Systems. Section 2: Sensory Systems, Neuroscience Online. http://neuroscience.uth.tmc.edu/ s2/chapter02.html

[10] 谢正红.谈针灸临床中如何寻找反应点[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89-90.

[11] Peng ZF, Nan G, Cheng MN, et al. The comparison of trigger point acupuncture and traditional acupuncture[J].WJAM,2016,26 (1):1-6.

[12] Arck P, Handjiski B, Hagen E, et al.Is there a gut–brain-skin axis[J].Experimental Dermatology,2010(19):401-405.

[13] Jin GY, Jin L, Xiang JJ. The Art and Science of Acupuncture[M]. Milwauke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Holistic Medicine,2007.

[14] 北京医学院基础医学系针麻原理研究形态组.家兔耳郭皮肤电阻变化与内脏疾病的关系[C].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进展[A].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79-92.

[15] 朱兵.系统针灸学-复兴“体表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16] 朱兵.穴位可塑性:穴位本态的重要特征[J].中国针灸,2015,35(11):1203-1208.

[17] 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8] 盖国才.穴位压痛诊断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8.

[19] 吴秀锦.内脏体表联系的临床观察-136例胃、肝疾病的穴位反应[J].广东医药资料,1979(2):46-49.

[20] Dafny N. Chapter 6: Pain Principles. Section 2: Sensory Systems, Neuroscience Online.http://neuroscience.uth.tmc.edu/s2/chapter06.html

[21] Xanthos DN, Sandkühler J. Neurogenic neuroinflammation: inflammatory CNS reactions in response to neuronal activity[J].Nat Rev Neurosci,2014,15(1):43-53.

[22] 曹东元,牛汉章,杜剑青,等.穴位电刺激经大鼠初级传入反射引起内脏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J].针刺研究,2002,27(1):45-49.

[23] Miranda A, Peles, Rudolph C, et al.Altered visceral sensation in response to somatic pain in the rat[J]. Gastrocnterology,2004,126(4):1082-1089.

[24] Latremoliere A, Woolf CJ.Central sensitization: a generator of pain hypersensitivity by central neural plasticity[J].J Pain,2009,10(9):895-926.

[25] 金观源.寻回迷失的经络,发展现代针灸医学[J].中医药导报,2016,22(20):1-4.

[26] Fan AY, He H. Dry needling is acupuncture[J].Acupunct Med,2016,34(3):241.

[27] Jin GY, Jin L, Jin B. Dry needling: a de-meridian style of acupuncture[J].WJAM,2016,26(2):1-5.

(收稿日期:2016-08-02  编辑:罗英姣)

 

 

引用本文献标准格式: 

金观源.“继往圣,开来学”的反映点针灸(二)[J].中医药导报,2017,23(8):5-10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