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从英译“中医”看新时代中医药文化自信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0-12-08 [其它] [国际论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并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医药领域坚定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挺立起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在“传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

  结合近些年我国中医药领域取得的代表性成就来看。21世纪以来,中医药在抗击SARS中力挽狂澜,中医针灸列入世界非遗名录、《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等;展望新时代,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屠呦呦再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6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先后颁布,2017年习近平主席将针灸铜人作为国礼赠送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审议通过,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直到今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再次展现出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和优势。“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认清中医药发展的时代契机,中医药没有理由不自信。尤其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正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毛嘉陵11月11日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文章《后抗疫时代中医药发展的战略思路》中所总结,中医药文化自信可从历史自信、观念自信、理论自信、方法自信和疗效自信五个方面得到更明确、更具体的理解。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发表重要文章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一次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中医药”。作为落实文化自信实际效用的重要窗口,中医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因此,我们应该用更加客观、中正的眼光去看待中医药,正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行的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一样,中医药就是为世界卫生健康事业提供“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的,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强大的前进定力,从理论到实践,我们都无须妄自菲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中医药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因为它有自身的主体性、科学性、特色性,它可以为世界医药卫生提供具有自成一体并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案和医药智慧。

  对中医药传承发展而言,这一立场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启示。有学者提出将中医的英译“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转变为“Chinese Style Medicine”(王一方《叩问命门:中医思想史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从TCM转向CSM的文化深意,正是立足中医主体性对中医定位的重新考量,将中医理解为“中国范式/中国样式/中国风格”的医学,而不再强调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为了推进对中医的公共认知、认同,这样提议可谓用心良苦。因为传统所意味的古代,往往被视为落后的代名词,而在中西对比的时代视域下,我们总是会滑入一种思想误区,即将中西之别等同为古今之别,由之对中国的文化、思想(包括中医)视为落后的、应被淘汰的东西,而没有看到中西之间的类型差异、古今之间的内在关联。作为CSM的中医,其中国范式的特色其实正是在传统中塑造起来的,所以CSM和TCM之间其实并无本质区别,但CSM确实可以起到避免某些思想误区的优势,也更能彰显主体性自觉的文化自信向度,更好为新时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确定历史方位、提供思想指引。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强调自身的style(范式、风格)并不意味着要对外封闭,并不是要排斥沟通和交流,而是首先为面对异质文化、引进外来文化奠定一个主体性的基础。主体不立,沟通和交流根本无从谈起。只有保有自身的特色,才具有走出自身并与他者交流、融通的可能。中医药学一直面临西方医药技术和理念的强势时代背景,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与西医药的互通互鉴,是必然的趋势,中医药无法无视西医药的存在;也是正确的态度,不学习就是故步自封、不思进取,不学习也无法更好地在西医药主导的现代社会所接纳。但是对西医药的学习应立足中医药的主体地位,而不应在对西医药的学习中失却中医药自身的特质。如果对此不能保持清醒的认识,邯郸学步,失其故行,中医药只能在与西医药的同质化中沦为另类的、次等的“西医”“西药”,只能作为西医药的附庸而永远无法望其项背,这无异于自我阉割,也更谈不上对现代医学能有什么贡献。因为中医药是TCM,更是CSM,中医药对西医药的开放、包容、学习,不是tradition(传统)向modern(现代)的学习,而是不同“范式”之间的平等对话、互相学习。对中医药而言,这个过程正是其自身现代化的过程,不过,中医药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医药化,而是中医药依据自身主体、风格的内在更新、自我提升,是这一层面上的现代化。所以,只有坚定文化自信、立足自身特色,确立中医药主体本位,将对西医药先进技术、理念的学习、借鉴、吸纳等有机地融入自身的发展进程中,使其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内在环节,中医药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站稳脚跟,独立不倚地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才能谈得上对人类医学理论的独特贡献和体系拓展。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承者,通过对传统医籍和文化经典的学习,强化专业自主的理论定位,信心十足地传承好属于自身范式/特色/风格的理论体系、学术特质和实践标准,把握好自己应走的道路,逐步形成内外一致的主体自觉和文化自信,就可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以及世界卫生健康事业中,更好地贡献自身不可替代的“博大智慧”。(程旺 北京中医药大学)

  (本文系北京中医药大学基本科研重点攻关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