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名医论坛 我要投稿
灵骨穴、大白穴之温阳调气止痛与全息对应
作者:薛德志来源:中医药导报 2018-08-23 [其它] [名医论坛]
根据董氏奇穴在临床上的使用,结合传统中医理论,总结和解析了灵骨、大白穴的功效及全息对应的原理;提出了“去除更换法”“流通置换法”的命名,以及体应五脏应五体和全息对应与转换而形成的区位治疗法,阐述了在临床上的使用体会、思路转换和发挥。

[作者简介]  薛德志,针灸学硕士,曾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和瓦伦西亚大学,2005年从事中医学习和工作,从医后专注于针灸,擅长于五行五输针法、董氏针灸及浮刺针灸等临床研究。现执业于西班牙东方健康针灸门诊,同时为Instituto Bernabeu(西班牙著名的妇科研究临床医院)特聘针灸师,从事该院的试管婴儿助孕工作和研究。

 

    灵骨、大白穴的功效,对于学习董氏针灸的同仁们,是有很多体会的。此穴位之组合为董氏针灸一绝,其温阳益气去痛作用快速,治病广泛,是笔者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穴位。

1  功效分析

灵骨、大白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灵骨穴在手背虎口处,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在位置上可以把灵骨穴看成为合谷后穴。大白穴相当于三间穴,位于手背第二掌骨桡侧,掌骨小头后方凹陷处,握拳取穴。根据灵骨、大白穴的定位,可以从所属经络脏腑和全息对应两个方面分析其功效。

1.1  经络脏腑  灵骨、大白穴的温阳作用可从阳明经多气多血,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来论。灵骨、大白穴均位于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大白穴相当于大肠经之输木之穴,可调气补气,止痛祛湿(“输主体重节痛”)。灵骨穴相当于合谷穴后移之掌骨交合处,此处近关节,可以治疗关节之病变,又可调理筋骨之病变,贴骨可以补肾。体应五脏应五体之法,见于《灵枢·官针》的五刺法。此体应五脏应五体为五刺法之延伸。针刺多气多血的阳明经的时候,会刺激肺部的呼吸,提高肺活量。刺血可以治疗腰痛,“宛陈而除之”,其原理就是腰部的血液得到了置换,即“去除置换法”,从而使肌肉得到了营养。肌肉痉挛的时候,血管受到压迫而减少血液输送量,从而使得肌肉的营养缺失。肌肉筋骨缺血的时候,会导致疼痛、不适,同时由于局部肌肉的血液流通不畅,造成了血液长时间的留滞而成为陈旧性的废血,所以放血的时候,血液会发黑,待黑色的血液变红的时候,就是新的血液到了,新的营养物质使紧张的肌肉得到了舒缓,而使疼痛减轻或者直接治愈。针刺灵骨、大白穴具有温阳作用,使血因阳足,得“气”而流通到所需之处,从而使病变之处的陈旧血液更换为新鲜血液,陈旧血液重新流通在体内,即“流通更换法”。刺血治疗是从泻的方面使血液得到置换,陈旧血液排出体外。新的血液携带了自我修复信息和营养物质,从而使病变之处得到治疗。

从神经学说角度来说,阳明经敏感度比较高,针刺多气多血的阳明经,对中枢神经的刺激较大,针感就比较明显。这样可以更显著地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针刺信号经外周神经系统传入中枢后,可激活各级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级水平逐步抑制伤害性信息的传递与感受,起到镇痛效果[1]。神经的调节,不只是止痛,而是激活或提升了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1.2  全息对应  第一掌骨对应法,掌骨上端(指端)为头,下端(腕端)为足,中间为脏腑。灵骨和大白穴的主治病证包括了从头到足的病变,这个就可以称之为针灸上的全息区位针法。但是若将全息倒换来看,近腕端的掌骨部对应头项,而指端掌骨部对应腿足[2]。(见图1)因此我们经常在临床上单用大白穴治疗牙痛,而单用灵骨穴同样也可以治疗牙痛。单用灵骨穴可以治疗足根痛,又可以治疗头项不适,就是全息的倒换法的证明。也正是大白、灵骨穴的全息区位针法的合作使用,而形成了从头到足,无所不包含的区位针灸疗法。因为其调气补气之强,温阳之快,具有立竿见影的止痛功效。由于温阳作用快速,高血压患者应谨慎使用。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