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强化防疫人才培养 推动中医教育改革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2020-09-15 [其它] [国际论坛]
□ 梅松政 四川省古蔺县观文镇梅松政诊所

8月27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教育部将研制出台《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将对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教育作出整体部署,明确提出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强化中医基础类、经典类、疫病防治类学科的建设,增设中医疫病相关课程等具体举措,强化中医药防疫人才的培养。这是对中医药抗疫成绩的充分肯定,也将是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次有力推动。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特别是在与疫病斗争中产生《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疫论》等经典著作,形成了系统的、独特的防病治病的理、法、方、药。屠呦呦研究员从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汲取灵感,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近年来,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流行,中医药在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等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经验、独特理论、技术体系和经典方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4000多名中医药人逆行而上,雷驰荆楚,术济苍生,在抗疫一线英勇奋战,他们通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三因制宜,从中医理、法、方、药角度认识和把握疾病,研究确定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为全面打赢武汉保卫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阻挡疫情感染,武汉社区全面铺开使用中医药,在火线诞生的“武昌模式”,将中医药送到武昌区的千家万户,牢牢遏制武昌区疫情火势的蔓延,保护了没有感染的健康人群;在方舱医院,中医药全面介入,大规模服用汤药,让轻症人群在短时间内得以缓解症状,转向康复,为打赢武汉保卫战赢得了先决条件;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省中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等中医成建制病房,“一对一”的个性化辨证施治疗,让每名患者都能获得符合其病症的“个性处方”,从而大大降低患者轻症转重症、重症转危重症率,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中医药以其特有的中医功法、针灸等疗法,帮助出院患者更好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中医药抗疫是此次抗疫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是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等院校教育中,加强中医疫病学、传染病学及公共卫生管理课程的教学,建立起中医药疫病防治类学科体系,恰逢其时,是国之幸事。培养建设一支中医功底深厚、重症救治能力强的临床人才队伍,也是时不我待。各大中医院校,应该抓住当下机遇,积极探索高等教育体系中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中医人才的经典理论应用和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此次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举也是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各大中医药院校,也要不断培养中医药专业学生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思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与应对方式,提升中医药应急管理能力,将中医与重症救治相结合,培养出一批批理论扎实,临床实践丰富、西医学与中医学兼具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梅松政)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