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跟师侍诊应重视学习医话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2020-07-09 [其它] [国际论坛]
医话是中医学术的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在跟随名老中医跟师侍诊学习的过程中,要听其言、习其术、得其传,尤其要重视医话的学习。

□ 姚鹏宇 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陶汉华传承工作室

 

    在浩瀚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医话占据了重要地位。《中医大辞典》载医话是医家以笔记、短文、随笔等形式,阐述其临床心得体会及其他问题的著述。医话相较于医案、医论等其他撰写形式,行文结构更为灵活,涉及内容更加广泛,表达方式更为直白,故而医话有零金碎玉之美称,医话形式包括叙事、述理、论病、议法、谈药、言方、杂记等等。《存存斋医话·序》载:“(医话)皆本各个人之阅历,或话所闻,或话所见,或话所心得,或转述师友之见闻,或指摘医家之利弊,或宪章先圣之名言,虽各话当年陈迹,而言多精凿,较之浏览医书,尤有趣味,且足长见识而益智能”。

    医话对经验传承意义重大

    清代医家叶天士一生勤于诊务,无暇著述,其著作皆为门人抄录整理,如顾景文执笔整理的《温热论》一书,就可以看作叶氏的医话著作。而《岳美中医话集》则是以岳美中老先生部分文字原稿和诊病过程中对学生口述的记录整理完成的。名老中医临证繁忙,学生在跟师侍诊的过程中要重视在临证中、日常生活中只言片语的医话,这些医话在老师的经验传承中意义重大。笔者跟随山东省名医陶汉华教授达5年之久,老师常指出要重视日常的医话学习。老师们在日常随口之言,往往是临证的心得,但由于在授课过程中困于形式,在临证之时时间所限,难以充分表达,而这种自然状态下脱口而出的医话,不拘于形式,最能贴和临证所需要。直接掌握临证经验、为学术传承积累素材、充分把握老师学术思想是跟师过程中整理老师医话的意义所在。

    利用好医话这一重要学术资源

    医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在中医跟师的过程,如何利用好医话这一重要的学术资源呢?首先要懂得听医话。听医话认真是第一条,形式灵活的医话,往往出现在老师的随口而出之间,转瞬即逝,却蕴含着深厚的中医智慧,而如果跟师过程中,开小差则容易遗珍失宝,错过了学习的好机会,所以跟师过程要竖起耳朵仔细听。其次是要快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跟师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时间,记住医话,这时就要做到快速整理,记到笔记上,当然记载医话也是以备后期反刍消化吸收。抓重点,跟师过程中老师说的话较多,而有价值的医话,往往藏于其中,学生要做到主次分明,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学医话应知其意、溯其源、问其法

    医话的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很难制定统一的标准。笔者认为学医话要知其意、溯其源、用其法。学医话,要知道其用意,不可浮于纸上。如陶汉华教授曾言:“麻为气虚,木为顽痰死血。麻是神经性感觉,木是感觉不明显”,这段话是《丹溪心法·厥》载:“手足麻者,属气虚;手足木者,有湿痰死血;十指麻木,是胃中有湿痰死血”的发挥,麻是尚有知觉,神经损伤尤为发生,而木则感觉顿失,二者轻重有别,病情不同,治法各异,麻当益气通络,木则祛痰活血,补血通络。而参考现代医学则联系到感觉神经上,比如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就可以参考这一理论进行分期治疗。小小一段医话要读懂确实需下一番功夫。学医话,要溯其源,知道老师说这句话的本源出处和相关依据,老师的医话都是临证实践的实话和真话,其背后有着一定的根源,学生需要进行挖掘。比如针对睡觉流口水的患者,陶汉华教授在临证中曾偶言到“涎出于脾,而溢于胃,流口水多是胃强脾弱”,这句是《黄帝内经》“脾为涎”的引申发挥。

    医话虽小,意义很大。听医话,学医话,不失为学习的便捷之法。(姚鹏宇)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