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如何破除“中医院姓西,收入靠西药”的怪圈?
来源:人民健康论坛 2020-05-18 [其它] [国际论坛]
中医院不姓中而是姓西的现象,老百姓都感受到了,有许多不满。到底中医院的收入来源是怎样的,中医院的中药到底占几成,我们通过这篇严谨的学术论文的3张表格,来详细了解一下。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几位作者,在2019年详细研究了吉林全省80家县级医院,其中综合医院42家,中医院38家,研究重点是医院收入结构、中药和西药占比。研究显示:

 

 

 

1

 中医院80%左右的收入靠自己

 

医院收入有3个来源,也就是医疗收入(主要是住院、检查、医生看病服务等)、药品收入(包括住院和门诊)、财政补助。

 

80家医院总收入大约30%是靠卖药,47%靠医疗收入,21%靠财政补贴。

 

还可以看到,虽然政府财政拨款越来越多,但总体比例没有超过21%,大部分收入要靠医院去赚。早在1992年,卫生部确立了医院“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的精神,虽然经过30多年的多轮医改,这一精神依然在继续贯彻中,没有实质性改变。

 

中医院财政拨款占收入的20%,综合医院(也就是西医院)占25%,说明中医院生存压力更大。

 

 

 

2

 西医院卖药主要靠住院

 

医院卖药有两个主要的方式,一是住院,二是门诊。

 

图1说过,80家医院总收入大约30%是靠卖药。图2可知,西医院70%以上的卖药收入来自于住院病人,中医院54%的买药收入来自于住院病人。这是因为两者治疗方式不同所致。相比西医的治疗方式,中医的治疗方式对住院的依赖要小很多,住院卖药的比例也就低一些。

 

很多地方规定,一种病只能去一个医院(除了癌症)。在现在的就医观念下,西医似乎好得更快、医生也好像更可靠。如果生大病只能选一家医院,多数人可能还是选择到西医医院。这也是中医医院门诊卖药比例较高的原因。

 

 

 

3

 敲黑板、划重点!中医院住院用西药为主

 

按理说,中医院住院病人,自然应该以中医药治理为主,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

 

图3表明:中医院卖给住院病人的药,按4年平均数值计算,西药占比高达70%,中成药占7%,中草药占23%。

 

这就涉及到中医院的痛点了:为什么中医院不能以中医治疗为主而要改用西医?

 

说起这一点,都是一把心酸泪。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中医治疗本来就具有高效、低价、快速的特点,可当80%的收入需要自己去赚的时候,当医院上下几百张口都要等着卖药和医疗服务来抓收入的时候,中医院只好自废武功,“改邪归正”,按照西医的方法去治病。

 

因为中医院需要的主要是西医医生,尤其是会用西医那一套办法治病的医生,反过来倒逼中医院校大量削减中医课程,而改用西医课程。据说,西医课程已至少占专业课程的40%以上。高校不这样做,毕业生简直没饭吃。中医院校毕业生不学西医,到了工作岗位简直混不下去。

 

 

 

中医医院、中医高校的西化、去中医化,医疗市场化是罪魁祸首。这种环境下,医院、院校领导人(及普通医生、教职员工)对中医缺乏自信,不敢也不能用中医方法看病,不去认证培养中医人才,反过来加剧了中医的西化。解铃还须系铃人。医疗市场化逼迫了中医医院的西化,解决之道在于回归中医的公益性。医疗只有以看病为目的,以疗效为标准,中医的优势才能得到发挥,否则就是利润的绊脚石。

 

当然,医疗市场化涉及医院、药品、医保、财政等各个方面,不是简单的增加财政投入。如果不能遏制医疗系统以盈利为目的做法,单纯财政投入的增加,只会饮鸩止渴。具体如何,另文讨论。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这份研究,是吉林一省、一段时间的个案。按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这种解剖麻雀的方式,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全国大致情况的。吉林如此,其他省也大致如此。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