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国中医药 我要投稿
中药敷掌心治疗糖尿病便秘疗效观察
来源:岐黄民间传承 2020-03-14 [科技] [中国中医药]
作者 / 王亚丽 胡江 章国英 浙江省新华医院内分泌科 编辑 / 段瑞 ⊙ 校对 / 许红

 

便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的便秘患病率高达60%。尤其是糖尿病病史长的患者,便秘更加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若便秘日久,可引起肛裂、痔疮,并影响消化功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影响患者情绪,成为血糖升高的诱因。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观察,评价中药敷掌心疗法对糖尿病便秘的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6月—2016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糖尿病便秘患者1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8例,男46例,女42例;平均年龄(53.02±8.65)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1.32±4.20)年,平均便秘病程(8.22±3.56)年;对照组 90例,男 52例,女 38例;平均年龄(52.89±8.03)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0.93±4.81)年,平均便秘病程(8.31±3.42)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2013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标准。便秘诊断标准:根据2006年功能性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及2013年《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1)在至少6个月中最近3个月有症状发作,包括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至少25%的排便有努挣,至少25%的排便为硬粪块,至少25%的排便有不完全排空感,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阻塞感,至少25%的排便需手助排便(如手指排便、支托盆底),每周排便少于3次;(2)不用泻药软粪便少见;(3)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实秘:大便干结,腹胀腹痛,欲便不出,口干口臭。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且糖尿病病程>1年,便秘病程>6个月,最近3个月有症状发作;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皮肤容易过敏者,手掌有脱屑、皮疹、红肿、破损者;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呼吸系统和造血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妊娠以及哺乳期妇女;不合作或精神不正常者;有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或根据研究者判断不宜进入研究的患者。

 

2 方法

2.1 古方握药的制备:根据《理论骈文》记载制备握药:取干姜、良姜、白芥子、甘遂、槟榔、巴豆霜各等分,除巴豆霜外,其余药物细火烘焙至药物干燥,干燥冷却后置于高速粉碎机打成细粉,加入巴豆霜,搅拌均匀,炼蜜取中蜜,药粉与炼蜜的重量配比按1∶1.2的比例配蜜,调药搅拌,和药揉团,制成每丸重6g的小丸,封装。中药饮片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

2.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合理膳食结构、正确的排便习惯等。治疗组患者于夜晚临睡前用温水洗净并擦干手部,将制作好的握药丸置于双手掌心(劳宫穴),塑料薄膜遮盖,布带包扎,次晨取下,洗净双手,每晚使用1次,双手各1枚药丸。对照组口服麻仁丸(规格:9g),1次9g,每天早晚各1次。两组疗程均为20天。

2.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便秘症状评分、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便秘症状评分:参考国际通用的Bristol粪便分型标准,粪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腹胀等症状,按轻重分级,分别计3分、2分、1分、0分。首次排便时间:治疗组从握药治疗开始、对照组以第一次口服麻仁丸开始,至治疗后第一次排便为止。排便间隔时间:记录两组患者两次排便平均间隔时间。

 

2.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治愈:2天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好转:3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未愈:症状无改善。

3.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0天时有效率分别为93.2%和9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便秘患者疗效比较(例)

3.3 两组患者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比较: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10.47±1.32)h,较对照组(17.56±3.14)h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排便间隔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便秘患者治疗前后排便间隔时间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天后两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见表 3。

3.5 安全性评价:研究实施过程中,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无皮肤及全身过敏症状,耐受性良好。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各组均未见明显异常。

 

4 讨论

便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引起便秘的发病机制包括:长期的高血糖使胃肠植物神经受损,胃肠道激素分泌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等多方面因素,最终导致胃肠道动力减弱,胃排空延迟,出现便秘。

糖尿病便秘属中医“消渴”、“便闭”、“秘结”范畴,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糖尿病便秘存在“寒凝、络滞”病理因素,其核心病机为“枢机不利,大气不转”。消渴日久,气血津液亏虚,久病及肾,肾阳不足,阴寒凝聚,则大便不通,故除津液亏虚不足外,尚存在肾阳不足的因素,治法应滋阴益气、温中散寒。《辨证录·大便秘结门》载:“顽金非火不煅……所以大肠必得火始能开合……如大肠溪巨壑,霜雪堆积,结成冰冻,坚厚而不可开,倘得太阳照临,则立即消化。”历代医家对消渴并发便秘的治疗手段包括内服、外用、针灸、按摩以及内外兼用等。内服多采用滋阴养血,润肠通便。外用多以中药敷脐、中药灌肠、针刺穴位以及穴位贴敷等方法。

表3 两组便秘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敷掌心疗法又称握药疗法,简称“握法”,属中医内病外治方法之一,是通过手心握药而发挥药效的一种治疗方法。早在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即有记载,握药直接作用于手掌的经络、穴位,加之掌心的温度、湿度,更可促进药物吸收。根据中医人体脏腑反映于手部的功能区图谱提示,位于掌心的劳宫穴正处于胃肠图谱区域,故掌心握药治疗便秘有据可依[18-21]。

《理论骈文》原名《外治医说》,为清代名医吴尚先(吴师机)所撰,是我国第一部外治疗法的专著,明确提出握药疗法治疗便秘。其中记载巴豆霜,性热,具有峻下积滞、逐水消肿功效,用于寒积便秘,二便不通等;干姜、良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功效,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大便秘结;白芥子性温,甘遂性寒,能泻水逐肿、消肿散结;槟榔具有消积行气功效;硫磺内服可壮阳通便。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消积、温中散寒、通便之功。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穴,为心包经之荥穴,可清热泻火,主要治疗热性疾病。故以热性药物敷于荥穴,可起到平衡阴阳、寒热调和的作用,符合中医热药冷服、寒药热服的用法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敷掌心疗法与中药口服疗法治疗糖尿病便秘总体疗效相当,但中药敷掌心疗法较中成药口服起效更快,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便秘症状。糖尿病患者尤其病程时间长者,往往口服药物种类繁多,多种药物合用难免造成胃肠道负担过重,多数患者均希望能减少口服药物,中药敷掌心疗法既能避免药物口服,又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发挥中医内病外治优势,为治疗糖尿病便秘提供新思路,临床具有方便、快捷、经济、安全等显著优势,对于解决糖尿病患者便秘症状大有裨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年第10期第855-858页。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