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46例
来源:岐黄民间传承 2020-02-19 [中医临床]
作者 / 周友连 编辑 / 张芊芊 ⊙ 校对 / 段瑞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结构退变、破坏而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较易引起骨折的骨代谢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自2008年3月~2010年3月,笔者应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46例,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4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性12例,女性34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58岁;病程最长者13年,最短者3年。伴腰椎压缩性骨折1例。上述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六味地黄汤加味:熟地、甘草各9g,炒杜仲、牛膝、白芍、白茯苓各15g,山药、丹皮、泽泻、山萸肉、狗脊、当归、川芎各10g,米仁30g,独活12g。

 

 

 

肾精亏虚者,酌加鹿角胶、补骨脂、枸杞子、制川断、仙灵脾、仙茅、菟丝子、骨碎补;气血亏虚者,酌加党参、黄芪、白术、丹参;疼痛较甚者,酌加制元胡、制没药、鸡血藤;自汗者,酌加龙骨;阴虚火旺者,酌加知母、黄柏。每日1剂,水煎350ml,分2次服用,连服30剂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5个疗程。

 

3、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后腰背疼痛、手足痛等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或者基本消失,不影响正常工作,骨密度(BMD)测定上升,X线检查显示骨密度增加;有效:治疗后腰背疼痛、手足痛等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仍有腰背、下肢麻痛感,但日常生活能自理,骨密度(BMD)测定改善,X线检查显示骨密度增加不明显;无效:超过3个疗程临床症状无好转或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经上述治疗后,46例中,11例显效,29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6.96%。

 

 

 

3.3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变化比较:详见表1。

 

4、体会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日趋增高,已成为骨伤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慢性病。本病属中医学“腰痛”、“骨痹”、“骨痿”范畴,病机主要与肾亏脾虚、气血不足、瘀血内阻有关。故《灵枢·五癃津液别》指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素问·痿论》云:“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从补肾入手。以补肾壮骨、活血通络、益精生髓为治则,使骨骼得到滋养,疏松的骨质得到改善。六味地黄汤加味方中,熟地、山萸肉生精补髓;杜仲、狗脊、牛膝补肝肾、强筋健骨;山药、茯苓、米仁等健脾益气;当归、川芎、白芍补血活血;独活祛风胜湿;泽泻泻肾利湿,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泻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通过补先天以促后天,养后天以滋先天,脾肾二脏互相促进,使之阴阳双补,气血旺盛,筋骨强壮,促进了老年人阴阳气血的平衡,使其因机体衰退而出现的内分泌紊乱得到调整,有助于增强机体体质、改善筋骨营养,促使骨质疏松症康复。因此,六味地黄汤加味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作用,取得较好疗效。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浙江中医杂志》2011年第7期。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