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自拟菟丝五白汤治疗面部黄褐斑32例
来源:岐黄民间传承 2020-02-08 [中医临床]
作者 / 任琳浦 董霞 彭召军 广东省阳江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中医科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许红

黄褐斑是一种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皮损为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因影响美观,往往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笔者近年自拟菟丝五白汤治疗面部黄褐斑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2例均为门诊患者,据第四版《皮肤性病学》凡具备“颜面部对称性黄褐色斑片,无自觉症状,日照加重”确诊。其中女28例,男4例,年龄21~44岁,21~25岁12例,26~30岁11例,31~35岁6例,35岁以上3例。伴月经不调26例,子宫全切除术后2例,甲低2例,胃术后2例。

 

1.2治疗方法:全部采用菟丝五白汤为主治疗。基础方:菟丝子30g,女贞子15g,枸杞子15g,首乌10g,白芍15g,白茯苓30g,白术10g,白蒺藜10g,白僵蚕6g。

 

加减:合并痤疮去女贞子、枸杞子、首乌,加生地、赤芍、蒲公英、白芷;脂溢性皮炎加山楂、白薇、薏苡仁;月经先期加知母、地骨皮、生地;月经延期加黄芪、当归、艾叶;痛经合失笑散;甲低加熟附子、巴戟天、破故纸。每剂药煎2次,早、晚空腹服,每日1剂,4周1疗程,未愈者休息1周,继续第二疗程,经期停用,2疗程无效停药。

 

2结果

 

2.1疗效标准:治愈:面部色斑全部消除,伴随症状消失。有效:面部色斑消退50%以上,伴随症状明显改善。无效:色素沉着减轻但范围不缩小;或遗有点状斑;或色斑无变化。

 

2.2治疗结果:服药1疗程治愈18例,2疗程治愈3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

 

3典型病案

 

患者,女,23岁,1995年8月20日初诊。患者面部黄褐斑1年。初起为黄褐色点状色素沉着,边界清楚,后逐渐融合成片,呈蝴蝶状。曾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

 

伴头晕耳鸣,烦躁不寐,纳呆口渴,脱发,月经超前,量多且有瘀块。舌淡苔白干,脉沉。证属肝肾阴虚,脉络瘀阻。治以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拟菟丝五白汤加味:菟丝子30g,枸杞子15g,首乌15g,女贞子15g,白芍15g,僵蚕6g,白茯苓30g,白蒺藜10g,生地15g,桃仁10g,水煎服,每日1剂,8剂后,面部黄褐斑开始消退。以原方加减调理月余,斑片完全消退,皮肤色素正常,其它症状亦随之消失。1年后妊娠期间,竟无复发。

 

4体会

 

面部黄褐斑属中医“黧黑黑干黑曾”范畴,病因多样,内分泌失调是一个常见原因,可能与雌激素和黄体酮刺激黑素细胞有关。此证虽有多种病因,但临床上却有共同的特征:患者忧心思虑,精神压力较大。中医学认为:脾主思,思虑过度则劳心伤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伤则气血不足,面色失华;“精血同源”,血虚则精亏,肾精不足,肌肤失荣;脾气不运则肝气不舒,加之气机紊乱所产生的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影响,致面部脉络瘀阻,气血失和而起病。故治疗上应补肝肾、养精血、健脾胃、舒肝郁。菟丝五白汤系以古方“七白饮”化裁而来,方中菟丝子《本经》云:“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黑干。久服明目,轻身延年。并被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为祛斑美白的首选药物。其味辛平,补而不燥。女贞子、枸杞子、首乌均入肝肾二经,性平和,滋而不腻,助菟丝子补精养血,安五脏调精神。茯苓、白术健脾祛湿以资生化之源,茯苓尚可养心安神。白芍佐女贞子、枸杞子、首乌可养血柔肝。协同白蒺藜、白僵蚕平肝开郁散结。白术、白芍、茯苓、僵蚕、白蒺藜取其色白,为古方“七白饮”(加白芷、白蔹)专以祛斑美面。全方合用则有补肝肾、养精血、健脾胃、舒肝郁、散结消斑的作用。且方中药性平和,无寒热偏性,补消适度,标本兼顾,适用于多种黄褐斑患者。

 

另外,黄褐斑的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必须有耐心,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笔者体会到:未婚女青年应着重调肝养血,和营通络;已婚产后及病后妇女应注意补肾养血,活血和营;男性患者应偏重补肾健脾,活血消斑。同时,尚应注意情志调理,起居有常,务使心情舒畅,睡眠充足,避免过度日晒。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疗效。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8期。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