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祛斑养颜口服液治疗黄褐斑68例疗效观察
来源:岐黄民间传承 2020-02-07 [中医临床]
作者 / 梅冬艳 编辑 / 许红 ⊙ 校对 / 刘刚

黄褐斑是发生于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男女均可发生,以女性较多。发病原因可能与内分泌障碍(如妊娠、月经不调或卵巢、子宫疾患)及某些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肝脏疾患、癌瘤、营养障碍等)有关。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冬眠灵、苯妥黄钠、抗生素等亦可诱发本病。皮肤损害为黄褐色或咖啡色斑片,形状不同,大小不等,边缘多清楚,表面光滑无鳞屑,亦无自觉症状,有的女性在月经期加重。好发于颧、鼻、额及口周,个别患者可累及整个面部,有时可互相融合,对称分布,状如蝴蝶。近年来笔者在甲亢门诊,对患有黄褐斑的女性患者采用自拟祛斑养颜口服液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8例均为门诊病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2岁,其中30岁以下的5例,30~38岁37例,39~48岁24例,48~52岁2例。病程最短的半年,最长的8年。因妊娠所致10例,产后7例,服避孕药3例,子宫切除术后10例,更年期9例,情志抑郁23例,原因不明6例。同时合并月经不调36例,经前乳胀19例,更年期综合症4例,不孕症1例,带下病6例,肝病引发的2例。

 

1.1.1色度分级1度:淡黄褐色;2度:黄褐色;3度:黄棕色;4度:棕黑色。

 

1.1.2病情分度轻度:黄褐色度为1度,面积小于10cm2,共24例;中度:黄褐色度为2度,面积为10~20cm2,共37例;重度:黄褐色度为3度,面积大于20cm2,共7例。

 

1.1.3排除病例先天印迹、老年斑、外伤等引起的面部色素沉着和颊部黄褐色斑。

 

1.2治疗方法

 

祛斑养颜口服液:当归30g,柴胡15g,香附、白芷、川芎、桃仁各10g,白芍、白术、冬瓜仁、茯苓各15g,丹参45g。月经不调瘀血重者加益母草15g、泽兰10g;大便秘结、腰痛者加生大黄10g、女贞子10g、生地15g;失眠多梦者加枣仁、五味子各10g。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4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过程中禁用其他药物和刺激性化妆品,月经期可停服汤剂。

 

2结果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黎黑斑疗效评定。治愈:面部黄褐斑消失,肤色恢复正常,随访1年内未复发者29例。好转:皮损消退30%以上,色度较治疗前降低2度以上者34例。未愈:皮损无明显变化,或消退不足30%者5例。疗程最短50d,最长8个月,一般服药2个月后明显见效,总有效率92.64%。

 

3讨论

 

黄褐斑,《外科正宗》称“黎黑斑”“肝斑”。祖国医学历来强调“有诸内必形于外”,黄褐斑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患者气血失调的外在表现。临床可见黄褐斑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加重,多数患者出现轻重不一的忧郁、焦虑、烦躁等情绪反应,从而提示内分泌功能障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影响面部色素代谢,是黄褐斑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本病主要由肝、脾、肾三藏功能失调、血瘀气滞所致,治疗当“从肝论治”,以疏肝解郁、凉血活血、养血健脾,化瘀生新为法。方中当归、白术、茯苓养血健脾,柴胡条达肝郁,丹参、泽兰调经活血、祛瘀生新,香附行血中之气,配合姜枣调和营卫,且大枣能入脾悦颜色,更加葱白通阳气。合而用之,具有通阳活血、养血化瘀、调和营卫之作用。气血协调,营血得和,则瘀斑消而病自愈。

 

此外,在治疗中,尚须适调情志,少食辛辣、肥甘,多进水果蔬菜,慎勿滥用、滥涂某些药物、化妆品,避免阳光直接曝晒,保持充足的睡眠等,则可增强疗效、减少复发。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第14期。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