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名医论坛 我要投稿
王世民:风轻云淡 读书最好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 2020-01-23 [其它] [名医论坛]
王世民是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第一届学生。王世民刚上大学时,北京中医学院刚刚成立不久,还没有教材,学生们只有油印的《黄帝内经》和《伤寒论》讲义,课程也不多。彼时正值“大跃进”时期,学生们要么积极“搞革命”,清扫“资产阶级大学”痕迹;要么谨言慎行,如履薄冰。而王世民对“积极的政治活动”不大热心,也没受到其影响,基本上每天都泡在图书馆读书。1968年,“文革”正“如火如荼”开展的时候,王世民像个社会“绝缘体”,一门心思读书、写书。

不慕名利,宽容仁

“修身淑世”,是王世民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医孙思邈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可见,道德修养不仅是品行的要求,还是养生的重要手段。在采访王世民先生身边的朋友、学生、领导、亲人时,他们对先生的品格评价总结起来是:不慕名利、言人不敢言、豁达乐观、宽容、仁爱、谦逊。王世民先生对中医事业永远有一颗“进取心”,而对名利永远是一颗“落后心”。每一次升迁都是领导和同事们多次选举“推”上去的;王世民研发的药品,行销全球,救活了一个厂,实现了上亿利润,解决了6000多个工作岗位,而自己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

常留童心 常存雅量

今年83岁的王世民,被评选为第三届国医大师。他从医60年,成就卓著。在中医界的最高荣誉面前,先生却十分谦虚,称自己是“拙医”。先生说:“拙,迂拙之谓也。余生性愚鲁,自诩学习还算努力,谦恭敬业。然而,从医六十年,静心自问,深感学贫术拙,故自号‘拙医’以遮羞,多少也算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举措吧。”王世民常说:“常留童心,常存雅量。”童心,就是真心。保持童心,就是要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而不是矫揉造作,不能虚情假意。“内心宁静纯真、心态平和,人体就会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自然会健康长寿”。

不读书,做什么呢?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先生常说,不读书,做什么呢?读书,绝对是王世民一生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爱。王世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今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拜山西四大名医之一的白清佐先生为师。工作、跟师学习之余,王世民又和大学时期一样,大部分时间就在图书馆。当时图书馆的负责人是解放前《山西日报》的总编辑、文献学家赵德三,他很喜欢这个每天来图书馆的年轻人,评价王世民是个爱读书、会读书的人。王世民珍惜每一次读书的机会,珍惜每一本书。他的学生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贾跃进说,“王老师家徒四壁、却书香满堂。”

读书可以把知识变成智慧

“读书,可以把知识变成智慧。智慧,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王世民建议,年轻人要多读书,开阔视野,提高修养,放大格局。读了一辈子的书,王世民的眼睛却很好,现在读书写字可以不戴眼镜。王世民说,现在很多家庭的日照灯,光线都太强了,尤其是射灯,眼睛长时间在强光下,瞳孔会持续缩小,眼肌收缩,甚至痉挛,出现视疲劳。射灯属于强聚光,长期在强聚光下,视力就会下降。所以,家里的灯光要柔和。

人间有味是清欢

王世民是山西省药膳养生学会终身名誉会长。问先生怎样吃才养生?先生说,一日三餐,认真对待,不可多不可少,自己动手最健康。一日中午,采访结束已是饭点,先生邀请我吃个便饭。因为之前没有准备,他就把家里现有的菜,做了调配,准备了两菜一汤:水焯茼蒿、苦瓜鸡丁、鸡蛋汤,主食是先生老家的石家庄缸炉烧饼。看似简单的菜,先生做起来却很讲究,先说水焯茼蒿:在茼蒿出锅前,在菜里加了几滴橄榄油,“因为要保持茼蒿的翠绿色,而且这样口感更水润,还要配上熟的胡萝卜片,才能色香味俱全。”接下来是苦瓜鸡丁,这道菜的配菜真是多:木耳、胡萝卜、洋葱、魔芋片、豆腐干。七种菜分别下锅,色彩斑斓,十分诱人。“五色养五脏,在做菜时,可多搭配些不同颜色的食材,不仅营养均衡,而且能增加食欲。”王世民先生一边讲一边翻炒。

以厨房代替药房以食品代替药品

王世民很赞同“以厨房代替药房,以食品代替药品”。孙思邈说过,“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在临床上,王世民常常开药膳治疗慢性病,比如,常用杞精膏(枸杞子、黄精、蜂蜜制成膏剂)、红宝白玉粥(粟米、糯米、山药、枸杞子煮粥)等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以食疗护肝治病,缓图之,是其他疗法所不及。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