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国中医药 我要投稿
皮肤肥大细胞分布与针灸系统的相关性
来源:针灸最前沿 2019-12-27 [科技] [中国中医药]
针灸的神经免疫基础:皮肤肥大细胞分布与针灸系统的相关性

摘 要

    皮肤肥大细胞(MC)可能引发经穴现象是40年前提出的假说,但关于MC分布与人体针灸系统的相关性仍然所知甚少。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对人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肥大细胞进行量化测定,并将其与经典穴位和微针刺系统的分布进行比较。

    来自临床医生的皮肤活检,经组织切片和H&E或CD117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评估,计数真皮层MC,以每高倍视野下的细胞数表达MC的密度。同时还计算了人体不同部位的经典穴位密度,以每平方dm的穴位数表达密度。并将人体特定部位的MC密度与微针系统分布进行了比较。在检查了285例皮肤活检后,发现人体的外围部位和体腔开口周围为MC聚集的特殊区(MESS)。比较分布图显示,除了躯干区域以外,人体14条经络的经典穴位密度与MC密度的分布高度相关。分布分析还显示,所有的微针系统都建立在MESS区域,包括耳,头皮,手,脚,眼,脸和脐部。

    结论为皮肤MC的密度与经典穴位和微针系统高度相关。这些发现为针灸的神经免疫基础提供了组织学证据,表明MC是针灸刺激的组织靶细胞,并且可以作为针灸穴位的组织标识。

研究对象和方法

    共选择285例皮肤活检标本进行皮肤MCs检查。年龄范围是18至85岁,包括大约58%的女性和42%的男性。

    皮肤分析区域包括:

 (1)13个一般部位:头、脚、手、腹部、下背部、颈部、前臂、上臂、胸部、上背部、小腿、臀部和大腿;

 (2)13个特殊部位:头皮、耳朵、眼周、鼻子、口周、脸、手腕、脚踝、手、脚、脐周、乳头周和会阴/生殖器/肛门/外阴。

    对每个特定区域进行10到50次独立活检。

采用肥大细胞特异的免疫染色方法,对真皮中的肥大细胞进了显微镜计数定量,绘出入体皮肤肥大细胞密度分布图谱,并同经典穴位的密度图谱及微针系统的分布图谱做了比较研究。

 

 

01

 

表1 人体不同部位穴位和皮肤MCs的密度

    胸部、背部和大腿的肥大细胞密度最低,而脚、手和头的密度最高。脚、手和头部的穴位处肥大细胞密度最高,而臀部和大腿的穴位密度较低

 

02

图2 皮肤肥大细胞密度与经典针灸穴位密度正向相关(除躯干外)

 

 

03

图3  常用微针系统都建立在肥大细胞聚集区

 

    发现人体的外围部位和体腔开口周围为肥大细胞聚集的特殊区,并定义了人体皮肤“肥大细胞聚集区”(MESS指肥大细胞密度高于躯干平均值一倍以上)。  

    发现所有的常用微针系统都是建立在 MESS 区,而在所有发现的 MESS区中,只有乳头和会阴区尚无微针系统。

 

图4  人体皮肤肥大细胞和经典穴位分布图

(阴影为肥大细胞聚集区 MESS)

    通过对数百个皮肤活检样本的细胞定量分析,完成了“人体皮肤肥大细胞的分布图谱”。发现皮肤肥大细胞的分布规律为:行于端,聚于窍;亲血(管)神(经),助伤愈。

 

 

05

图5  针刺皮肤肥大细胞聚集区比非聚集区能激活更多的肥大细胞

    由于真皮层中肥大细胞的密度不同,针刺穿入皮肤后,根据部位的不同,可以击中不同数量的肥大细胞。

 

结论

意义

 

    皮肤肥大细胞与经穴相关是中国学者提出的原创针灸理论,现研究发现人体皮肤肥大细胞密度分布图谱与传统经典穴位密度分布图谱及微针系统的位置图谱密切正向相关,为腧穴的实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组织细胞学证据。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MESS现象为多种微针系统的共同组织细胞学特征,支持现代针灸发展中建立多种微针系统并广泛应用的合理性。同时,为肥大细胞作为针灸的靶细胞、放大器、启动器及穴位敏化因子等学说提供了支持证据,提示肥大细胞可以作为穴位的组织标识。                           

          (编译:陈波  李柠岑)                

文献来源

The Neuroimmune Basis of Acupuncture: Correlation of Cutaneous Mast Cell Distribution with Acupuncture Systems in Huma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Vol. 47, No. 8, 1781–1793.

https://doi.org/10.1142/S0192415X19500903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