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祛湿通络方治疗痛风
来源:岐黄民间传承 2019-12-09 [中医临床]
作者 / 范文涛 王攀红 王倩 陕西中医药大学 编辑 / 许红 ⊙ 校对 / 段瑞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痛风发病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主,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较少。针对本病采用中医药治疗,临床效果更确切显著,且不易复发。笔者发现纯中药汤剂治疗本病,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5 年9月-2017 年3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年痛风患者66例门诊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2例,男15 例,女17例,年龄 45~55岁,平均年龄(47.80±2.25)岁。治疗组34例,男17例、女17例,年龄 46~54岁,平均年龄(49.00±1.44)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依据《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1977 年)》拟定诊断标准,关节滑囊液中查见尿酸盐结晶,或实验设备如偏振光显微镜等检查含有尿酸盐结晶,此为诊断痛风金标准。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 X 线征象等12 项中的6 项者:1)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以上;2)炎症表现在1天内达高峰;3)单关节炎发作;4)患者关节皮肤呈暗红色;5)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6)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7)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8)有可疑痛风石;9)高尿酸血症;10)X线显示关节非对称性肿胀;X线显示骨皮质下囊肿不伴骨质侵蚀;关节炎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给予别嘌呤药物治疗,口服,1~3次/d,100 mg/d,逐渐增加剂量,严重者可增至700~900 mg/d,直到血清尿酸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本品祛湿通络方,方药组成:苍术10 g,黄柏8 g,川牛膝10 g,薏苡仁15 g,茯苓10 g,当归12 g,丹参15 g,姜黄10 g, 郁金10 g,鬼箭羽15 g, 乳香10 g,皂角刺10 g, 土茯苓15 g,炙甘草6 g,1剂/d,水煎取汁300 mL,于早、晚饭前30 min 各服用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1)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尿酸、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数值。2)分别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关节疼痛及关节功能分级进行评分。

1.5 疗效评定标准:1)血尿酸、尿尿酸判定标准:显效,血尿酸、尿尿酸与治疗前比例高于30%;有效,症状基本消失,血尿酸、尿尿酸与治疗前比较下降 >10%,但没有达到正常水平;无效,血尿酸、尿尿酸与治疗前比较下降<10%。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2)中医症状与体征积分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拟定。关节疼痛:无症状,0分;轻度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1分;中度关节疼痛,压痛明显,2分;重度关节疼痛,疼痛剧烈,压痛极明显;3分。关节功能:无功能障碍,0分;临床研究关节功能轻度受限,1分;关节功能明显受限,只能生活自理,不能从事一般活动,2分;关节功能严重受限,生活不能自理,3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治疗前后尿酸及常规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尿酸及常规指标变化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 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评分及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评分及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s )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3。

表3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痛风属于中医学“痹症”等范畴,急性期以标实为主,病位在脾肝,病机为风寒湿热邪所致。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侵袭肢体关节,风湿热邪气滞留关节致肢体关节部位经络痹阻不通,气血不行,引发关节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笔者根据临床观察自拟祛湿通络方,以清热燥湿、利水渗湿,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祛风解毒为治疗原则。方中苍术、 黄柏、川牛膝、薏苡仁是四妙散方,既能清热燥湿,又能利水渗湿,是祛除湿热之邪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归、丹参、姜黄、郁金、鬼箭羽, 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既为疏通经络之主药,又是缓解疼痛不可缺药物;乳香、皂角刺、炙甘草、土茯苓既能消肿,又能祛风解毒。本方能有效降低尿酸指标,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肢体功能及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第1143-1145页。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