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中医应走出自己的百年困惑
作者:王昆文 来源:中西汇通 2019-11-14 [其它] [国际论坛]
为了深入研讨“中西医结合”问题,我于近日又重新阅读了陈其广先生的“六大战略复兴中医药”和某君于200x年写的“中医走向衰落之根本原因及中医发展战略”这两篇长文,感触颇多。

首先我对此二文的印象是:虽然都是旧文(分别发表在五年前和十多年前),但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它们都是在为中医说话,为中医谋出路和为中医呼吁的文章。文章所提出的中医西化和衰落之现状,目前仍未得到根本的转变,尤其是在中西医结合问题上在中医界依然存在较大争议而使人困惑。这种困惑已经持续了将近百年。

 

我认为,像贾谦先生那样在《中医战略》一书中所发出的杜鹃啼血式的呼唤,依然未唤回中医药被彻底解放而蓬勃发展的春天。正如二文的分析所说,中西医结合使得中医西化;或曰“极有可能对国家.行业和从业者产生三重危害”。

 

概言之,“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实质上是现代医学以科学的名义,在理论和意识形态上对中医实行的一场‘和平演变’。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医的思维方式”,使中医特色日益淡化而变质,最终变得名存实亡或名“中”实“西”。

 

陈其广先生说:“越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民族特色文化,才越有显著竞争力和强大影响力。如果偏离中医药基本原理,违背其内在发展规律,把跟踪模拟西方医药作为现代化.作为发展中医药的主要手段,结果必然舍本逐末·····。”

 

中医药这一为我国所原创且独具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为什么在现时代却远远地未能得到发挥或发挥得很不如人意?比如我们的老祖宗所遗留下的两百多个中医经典方剂的专利却被日本所占有,而且日本和韩国竟然占去了国际中药市场的百分之九十几,这些难道不令人扼腕叹息?这些都不能不说是与我们在发展中医药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上出现失误有关,其中就包括争论不已的中西医结合。

 

就中医教育而言,“特别是在中医基础还远远没有打牢的情况下就同步学习西医,只会造成观点上的冲突和思维上的混乱”。就中医临床和科研来说,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能力或资格进行中西医结合的”。

 

目前在国内的医疗卫生领域,是明显的西医强,中医弱,很不对称,很不平衡。如果再来个不分范围的号召“鼓励中西医结合”,那传统中医的队伍和力量只能越来越缩小,还谈什么“中西医并重”?

 

洪虎先生说:“不能用中西医结合代替中西医并重·····如果把中西医结合理解为一种完全创新的独立医学体系,至少在近些年中不具有现实意义。”我相信,这才是明白人说的话。

 

现在,就连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中西医结合政策与管理的研究”之研究者,也是某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人兼博导都说“实现中西医结合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且目前“尚在探索中”。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用行政管理的方式来在中医的临床.教育和科研中普遍地推行这种“结合”?目前在国内中医界,未被“结合”的传统中医已经越来越少,被“结合”的成了主流而且掌握着话语权。试问:在我们的中医药大学中,现在还有多少中医学子及教师对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包括其经典理论)还抱有坚定的信念?学生毕业后能坚持选择从事中医这一行吗?答案是令人担忧的。

 

就是前面那位“中西医结合政策与管理”的研究者也认为“中西医大不相同”。他在一篇文章中对此一共列举了七个“不同”,即学科来源.理论体系.诊断思维.治疗思维.优势病种.性价比及治学精神等。——然而,他却没有谈到二者“不同”的最关键处,即没有从本质上辨别清楚中西医之间的根本区别。他认为中西医各有优势,似乎半斤八两,难分伯仲,也难分高下优劣。他说:“西医迫切寻求‘替代医学’,以寻求更为健康的医治手段,降低医疗耗费;中医则迫切寻求方法使其能紧跟时代步伐并能够得到现代科学证明。”这两个“迫切寻求”加在一起,似乎就有了“结合”的基础。

 

孰不知,中西医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们的核心理念不一样。这分别体现在不同的自然观.哲学指导思想.文化内涵.研究内容及方法.治病观等诸方面。今概述如下:

 

中医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顺应四时,精神调适,致中和,以人为本,以病为标,注重养生与预防,治未病,推崇“医乃仁术”.济世救人,注重个性化。它属于时间医学,强调从昼夜.四时的阴阳变化,从具体的时间过程研究人与万物。它研究的内容或对象是无形的“气”,是证候和病机。气是无形的,包含功能与信息,可无中生有,亦可有无相生。刘长林先生说:“气在人体内的升降出入及其规律,为无形的人体,是中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中医学的研究方法是主客(即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融,完全尊重事物(包括病人)的本来状态,不干扰,不破坏,由此而观察其变化,寻找其规律,司外揣内,取象比类,注重推理,所谓“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中医学认为,人体有强大的.与生俱来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阴阳自和而使疾病自愈的功能。医生和医疗的作用不过是帮助恢复和增强这种能力,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即《内经》所谓“唯其顺而已”。所以中医治病一定要注意保护这种自愈力,即时时顾护正气。《内经》上称之为“必养必和,待其来复”。因此,在中医学的旗帜上赫然写着八个大字:“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另外,还大写着一个字:“无”!(“无”就是气,就是“道”)。

 

而西医呢?西医是空间医学,它把疾病固定在某一空间(从组织.器官到细胞.分子乃至基因),即所谓的病灶。它注重于解剖和物质化学分析,把人看做一部机器,一切以看得见的有形物来说明。它研究的对象是动物模型和人的尸体(比如对尸体做病理解剖以寻找死因),故以实验为建立生理.病理学的基础。它的研究方法是主客对立,对客体实行预设.定格.抽取和控制,割断了对象的整体联系和流动过程。在临床上忽略现象,而只重视各种检查得出的影像和数据。它的疾病观过于狭窄,注重于局部和微观,过于强调微生物的作用(如细菌.病毒.癌细胞等),重视了“病”而忽略了“人”。它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病为本,唯病是求。所以临床上它一定要求所谓的“确诊”才能对病施治。它注重标准化和大样本,而忽视人的个体差异,因而不重视因人.因时.因地治宜,故在治疗上显得机械而单一。它以对抗.杀灭.置换(取代)或隔离等为治疗手段,过多地使用抗生素或补充人体的某种元素,或过多地使用外科手术来治疗内科疾病。总之是不大重视人体的自愈力,有时甚至是干扰和破坏了这种自愈力,造成一些隐患或后遗症。它要求某些病人(如高血压.糖尿病)长期服药,一辈子不断,结果顾此失彼,因旧病而添新病。西医还不太重视病人的自我感受,有时哪怕你病人感觉得相当难受,它也可能会否认你有病或漠然视之。

 

总之,西医没有“天人合一”.“致中和”及“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而是擅长于以科技为手段,人为地制造和改变人体的自然环境(包括对人体内部构造的改换)对一些非感染性疾病也缺乏预防和调治的手段,而重在病后的处置。故其对病的发现(尤其是一些无形之疾)往往滞后或发现不了,治疗也就处于被动而失掉了转机。因此说,西医学是一个不成熟.仅有“技”而没有“道”.经常在修正且不断淘汰其药物的医学。它至今没有自己的经典理论著作。

 

曹东义先生说得好:“西医的弊端,很多人看不到。它碎片化研究生命,只看到物质,‘细胞核同质化’,单一靶点干预生命自组织,都是死穴。这是一个依靠外力.高耗能.高污染.养不起的医学体系。”

 

与此相反,中医学则是一个依靠内求.自省和自修,低耗能.低污染.养得起且疗效佳的医学体系。

 

曹东义先生还说:复兴中医的标志是“理论自信,疗效自强,传承自觉,体系自立”。因此我认为,无论从“自信.自强.自觉.自立”这几方面来说,中医都不宜提倡与西医结合。

 

笔者在“新编中医启蒙三字经”中曾经这样来描述中医:

 

“中医学,是什么?法自然,致中和。整体观,天人合,论阴阳,奥义多,观天文,察时变,自感知,自调和。”“夫道者,上知天,下知地,中知人。”“道也者,不可离,入生活,即中医。大自然,无穷秘,教中医,变聪明。”“所有病,可自医;所有物,可当药·····凡感觉,应重视。”“不服药,得中医。人患病,可自愈。自检测,自修复,自调节。养与和,是上策·····。”

 

像这样一个优秀的.平民化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对现代医药硬件技术依赖最少或无依赖的.成熟且久经考验的.执简驭繁的.属于本土原生态的原创医学,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它独立地按照自己固有的传统方式及规律发展?为什么一定要与西医学“结合”才能发展?究竟哪一种发展方式对中医更有利或更有效呢?

 

有人把中医比作“羊”,把西医比作“狼”,说什么“狼有时不一定会吃羊,羊也不一定害怕狼,在如今这个时代,羊其实是可以爱上狼的。”请看,这是多么奇葩的比喻!虽然说这个话的人说自己是在开玩笑,但如果它出自一个中医药大学的领导者及“中西医结合政策与管理”课题的研究者之口,那实在是只能使人无语。我们认为,羊与狼各有各的生存环境和空间,完全没有必要把牠们混合在一起;羊也不会爱上狼。说羊与狼可以“互相促进”,那是不符合事实的。

 

看来,我们的有些专家.学者.教授及某些中医管理者,他们对中医问题的认识,还不如像贾谦.陈其广等这样的非中医专业人士。他们至今还在高喊实现所谓的中医科学化和中医现代化。他们不承认中西医结合在实质上已经给中医造成的伤害。我要问:西医界对这个“结合”普遍地有兴趣和积极性吗?中医难道不能独立自主地在自己搭建的平台上“表现得更加优秀”吗?已故民间老中医潘德孚先生曾说,中西医结合,好比是将一碗熟饭和一碗生饭混在一起吃,是很难吃的。我觉得他这个比喻很形象,很好。张流秀先生也鲜明地指出:“‘结合’使中医丧失了主体地位,成了找不着北的‘泡沫’.扶不起来的‘阿斗’”;“在中医尚萎缩不振的形势下·····中医的法律实在不宜鼓励中西医结合”。这个话无疑是真知灼见。

 

最后,我要说:中医学是既有经验又有理论的医学,它是符合人类永续生存法则的。因为其核心价值观就是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并进而利用和效法自然,一切以自然为师,从而得“道”——充满了旺盛生命力的中和之道,这就是“法自然,致中和”。而西医还说不上有“道”,而仅有“技”或“术”,它还未上升至“道”的层面。因此二者是不能结合的。如果有人非要进行“结合”的话,那也是一些有研究能力和资格,中西医都学得比较好并对此有强烈愿望和兴趣的人(这种人应当不算多),那就让他们去探索吧。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