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百问
进针、行针、留针、出针详解
来源:中西医学疼痛技术 2019-09-29 [医疗] [中医百问]

针灸特点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针灸疼痛与否

 

 

针灸的是否有疼痛的感觉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医生,另一个是病人。

一般来说,针灸刺入人体后会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这些都是针刺得气的反应,是好的表现。

当然,一个身心放松的病人,也会配合医生的进针,减少针刺发生疼痛的概率。

一个非常紧张的病人,他的那种不好的疼痛感是会经常发生的所以说,针灸的疼,不是绝对的,好的疼可以解除病人的痛苦。

不好的疼,是因为病人的紧张和医生的技术太差造成的。如果你在做针灸时,能够做到全身心的放松,并且找一个好的针灸医生来扎针,那么,你基本上不会被疼痛困扰。

我们把针灸针刺方法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针刺前准备

二、进针

三、行针

四、留针

五、出针

 

所以,对针刺方法的研究,无外乎是对上面五点的研究。都是成细节方法入手,不要把它想象的太高深。

比如无痛针法,就是在进针和行针手法上下功夫。

 

一、针刺前准备

 

1、针具的选择

 

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肥瘦、体质、病情、病位及所取腧穴,选取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

如男性,体壮、形肥、且病位较深者,可选取稍粗稍长的毫针。

反之若为女性,体弱、形瘦、而病位较浅者,则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临床上选针常以将针刺入腧穴应至之深度,而针身还应露在皮肤上稍许为宜。

 

补充:针具的选择不只是说针长度和粗细的选择,还包含针种类的选择,即用什么针,比如三棱针。哪怕就是毫针,选择也很多。

 

2、选择体位

 

为了使患者在治疗中有较为舒适而又能耐久的体位,既便于取穴、操作,又能适当留针,因此在针刺时必须选择好体位。

临床常用的有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仰卧位,侧臣位等。

对于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有条件时应昼取卧位,以避免发生晕针等意外事故。

病人怎么待的舒服(包含持久),你怎么好扎针,就选取什么样的姿势。不要太局限于教材上说的姿势,比如你可以借助物品垫一垫都是可以的。

 

3、消毒

 

消毒不要仅仅想到是针灸针的消毒,其实包含三方面:针具的消毒、操作者双手的消毒、针刺穴位所在部位的消毒。

针具的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是酒精浸泡消毒,有条件的可用高压消毒法。  

 

高压蒸气灭菌法

 

药液浸泡消毒法(3种)

 

煮沸消毒法

 

将毫针等针具用布包好,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气锅内灭菌。一般在98~147kPa的压强,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以上,可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

 

①放入75%乙醇内浸泡30~60分钟,取出用消毒巾或消毒棉球擦干后使用。

②“84”消毒液,可按规定浓度和时间,进行浸泡消毒。

③戊二醛溶液(保尔康)浸泡10~20分钟,达到消毒目的时才能使用。

 

水沸后煮15~20分钟,可达到消毒目的。但煮沸消毒法对锋利的金属器械,易使锋刃变钝。如在水中加入重碳酸钠使成2%溶液,可以提高沸点至120℃,且可降低沸水对器械的腐蚀作用。


操作者双手的消毒:酒精擦拭就可以。但注意擦拭的方法(单向,向心)。

 

针刺穴位所在部位的消毒:在患者需要针刺的腧穴皮肤上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腧穴皮肤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洁净,防止重新污染。

 

二、进针

 

进针时需要两手密切配合,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押手”。

 

1、单手进针

 

只用刺手,大部分是短针的操作,比如1寸以下的针。

 

2、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3、夹持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腧穴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4、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食、拇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弛部位的穴位。

 

5、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薄部位的进针,如扎印堂常用此法。

 

进针后要注意两点,一是针刺的角度,二是深度。

角度:一般分直刺、斜刺、平刺,根据针刺部位是否肌肉丰厚和是否适宜深处而定。

深度:要看病情、体质、年龄、部位等来选择,而不是单一选择,比如不见得身体强壮、结实就可以深刺,还要根据病情等判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行针

 

《黄帝内经》:“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说的是针刺要得气才能效果好。那得气已否,主要看行针手法。

 

基本行针手法:

 

提插法、捻转法。

 

辅助行针手法:

 

1、循法:

 

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腧穴的四击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摄的方法。

此法在未得气时用之可通气活血,有行气、催气之功,若针下过于沉紧时,用之可宜散气血,使针下徐和。

 

2、刮柄法:

 

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下而上的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

此法在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促使得气。

 

3、弹针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后,以手指轻轻弹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

 

4 、搓柄法:

 

是将针刺入后,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针柄单向捻转,如搓线状,每次搓2-3周或3-5周,但搓时应与提插法同时配合使用,以免针身缠绕肌肉纤维。此法有行气、催气和补虚泻实的作用。

 

5、摇柄法:

 

是将针刺入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檐或摇辘轳之状,可起行气作用。

 

6、震颤法:

 

针刺入后,左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度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以促使得气或增强祛邪、扶正的作用。

 

四、得气

得气,又称“气至”,“针感”,得气,是指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针刺感应。《黄帝内经》“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得气的表现:

 

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反应

 

医者刺手指下的感觉

 

针刺入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还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的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瞤动、震颤等反应,有的还可见到针刺腧穴部位的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

 

医者的刺手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

得气的意义:

  得气与否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

  得气与否可以借此判断疾病的预后

  得气是实施补泻手法的前提

  不得气的原因: 

  取穴不准

  角度有误

  深浅失度

  手法不当

  患者病重或体虚等

  促使得气:

  准确取穴,调整角度深度,合理应用手法

  留针候气

  行针催气

  温针、艾灸

 

五、留针

 

留针与否和留针时间的长短依病情而定。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施术完毕后即可出针或酌留10-20分钟。

但对一些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病证,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并在留针中间间歇行针,以增强疗效。

留针还可起到候气的作用。

 

六、出针

 

出针时,是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轻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然后迅速拔出并用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防止遗漏。

针刺注意事项

 

 

1.患者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针刺;

2.妇女怀孕不易针刺腹部、腰骶部腧穴;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肩井等穴不宜针刺;

3.有自发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针刺;

4.胸、胁、背部腧穴;眼睛周围腧穴及项部腧穴针刺应注意角度、方向及深度等。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