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投资贸易 我要投稿
政策、资本就位,医药创新迎来最强红利期!
来源: 医药经济报 2019-09-23 [贸易] [投资贸易]
9月21日,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国医院协会、香港交易所和蓝迪国际智库共同主办,绿叶制药集团、先声药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和高特佳投资集团协办的第四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在苏州开幕。

  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以下简称“创投大会”)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药促会”)发起。自2016年首次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助推中国事业医药发展,为医药产业搭建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平台,受到海内外医药界与投资界的广泛关注。

  

  本届创投大会深度聚焦并探讨我国医药政策走向、药物研发趋势和创新投资方向等重要议题,数千名国内外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创业者、投资人共同参与,齐聚苏州。

    

多项立法 促医药创新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会长刘谦在创投大会开幕式上表示,创新医药产业关系着全民健康,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

  

  他指出,随着改革不断的深入,我国医药创新环境持续改善。今年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疫苗管理法》;8月26日,又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审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这么短的时间内,审议通过多部医药卫生领域的法律,工作力度之大、步伐之快、标准之高,可以说前所未有。

  

  刘谦认为,国家通过一系列立法,积极鼓励创新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针对性的规定。“医疗健康领域法律体系趋于完善,必将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去年我国共批准48个创新药,申报量整体增加了75%;其中获批抗癌药有18个,增长率达157%;创新药申报数量增加,且审批速度加快。对此,中国药促会执行会长宋瑞霖感慨道,在近两年出台的政策中,无论上市许可人制度、临床试验和临床试验机构的改革制度,还是加快新药上市审批、鼓励抗癌药降价的制度,都能说明我们的药政正在对接国际。

  

  最令宋瑞霖印象深刻的是,以前Ⅰ期临床、Ⅱ期临床和Ⅲ期临床要分段审批,一个新药光排队就要花3~4年时间。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44号文件出台后,一句“今后可以统一审批”,就让创新药企业节约了近4年的宝贵时间,一改过去中国新药审批慢的状况。他指出,近几年的一系列政策改革,无不体现了“提高效率”的中心思想,这使得中国创新药产业具备了与国际新药研发接轨的良好政策条件。

    

迎来历史性的产业化机遇期

  

  西湖大学副校长、复星医药首席科学顾问许田回顾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医药产业发展历程,感慨道:“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就是接下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这对于生物医药创新企业来说,意味着重要的、历史性的产业化机会。”

  

  但同时,赛诺菲集团全球研究总裁刘勇军也指出了目前医药创新公司存在的问题:“第一,我国基础研究水平与研发强国之间的差距巨大。现在很多研究成果看上去是创新成果,但实际上严重缺乏基础研究的铺垫,没有根基;第二,目前国内科研创新方面的领军人才非常有限。比如说科创板上市公司中,70~80%的高管是海归人才,这些在国外医药公司有工作经验的海归人士回国创业,并非国内培养出的创新人才。”故目前他正在构建全球研发链条,从科学上、人才上、信息上、效率上推动整体研发加速,培养研发人才。

  

  绿叶生命科学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刘殿波指出,我们需要关注最新科技发展趋势,获得前沿科技洞见,为下一个10~20年的发展提前做好深度布局。国内企业也需要以美国FDA的标准来研发新药,聚焦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四大战略市场以及快速增长的国际新兴市场。企业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才能形成独特优势,获得长远发展。

    

平衡“资本”与“实业”这对翅膀

  

  会上,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带来一组来自资本市场的利好数据——自港交所从2018年推出生物科技板块以来,已经有15家生物科技企业在香港上市,其中8家公司适用于新规则在尚未盈利的情况下上市,总计融资约230亿元港币——这一系列数字说明生物医药创新企业正在资本市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为了做好投资,一些投资人的案头纷纷摆上了一本《免疫学》。

  

  中国药促会医药创新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特佳投资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蔡达建笑称,现在要做好投资,不光要学好免疫学,整个医疗健康科研相关的学科都需要去了解。现如今,肿瘤免疫学所涉及的新药研发领域已经慢慢步入成熟,很多成果也开始进入市场,下一步更前沿的基因编辑、基因治疗也需要投资人去深入了解。

  

  他指出,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问题是长线资本短缺,其他与会嘉宾也提出类似观点:“一款创新生物药需要十几年的孵化时期,其中越到后期临床,越是接近上市,越是亏损得厉害。熬不过这个时期,就不可能获得最终盈利。”但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还缺乏认真做功课、能沉住气熬过漫长研发期的成熟投资者,要获得沉稳老练的投资能力,短期内还需要投资人给市场“交学费”,逐渐学着成长。

  

  摩根大通全球投资银行中国区主管、董事总经理黄国滨总结道,医疗健康产业,特别是医药创新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在政府创造的良好监管环境下,作为创新药方面的企业家,要学会利用资本市场,让实业与资本成为“创新药”这架飞机的一双有力翅膀——只有两方面做到平衡,飞机才能飞起来,才能够飞得高、飞得远。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