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百问
  • 躯体“三阴三阳”分域与针灸效应
    来源:针会天下 2019-12-06 [医疗] [中医百问]
    不可否认,既有传统针灸理论在当今的发展,是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的。针灸医者治病实践往往各执其自己一套思路与方法,临床现象丰富而复杂,不“依经”“依穴”亦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科学验证“依穴”针灸刺激的“靶点”并不精准,其效应机制难以明确揭示。单以传统经络、腧穴理论,无法较好解释当前针灸临床现象或相异实验结论,针灸理论的创新乃至重构,已迫在眉睫。
  • 名医故事 | 六味地黄丸的故事
    来源:中醫翟誌光 2019-12-05 [医疗] [中医百问]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圆(丸),最早见于北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 躯体“三阴三阳”分域与针灸效应
    来源: 中国针灸杂志 2019-11-19 [医疗] [中医百问]
  • 针灸中各种疾病常见“反应点”最全收集
    来源:卢医 2019-11-08 [医疗] [中医百问]
  • 针灸临床针刺深浅的依据
    来源:针灸问鼎 2019-11-07 [医疗] [中医百问]
    针刺的深度主要根据穴位的解剖特点而定,一般来说,位于头面、胸背、手足等肌肉浅薄或邻近重要脏器的穴位宜浅刺,而腰腹、四肢等肌肉丰厚处的穴位可适当深刺。但这只是一般的原则,在临床上还应当结合病人的体质,疾病部位、性质和时令冷暖等情况同时考虑,适当掌握针刺深浅,才有利于提高疗效。
  • “扶阳学派”是中医理论在近代“守正创新”的典范
    来源:中华静修园 2019-11-07 [医疗] [中医百问]
  • 《中医内科学》50个病证辨病依据!建议中医都看看
    来源:大医至简倪海厦 2019-11-07 [医疗] [中医百问]
  • 中医不传之秘!处方中的比例和用量如何控制?
    来源:梧桐山中医学堂 2019-11-04 [医疗] [中医百问]
    比例:组方中药量大小的变化可改变其功效,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临证遣药组方时对药量应严格要求,不得违其规律而施。 常见的规律归纳如下:
  • 针灸的注意事项及处理要点
    来源:仁心仁术大医精诚 2019-11-02 [医疗] [中医百问]
    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有很多,而针灸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那么针灸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下面介绍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及处理16要点,供大家学习。
  • 中医眼里的油盐酱醋酒
    来源:健康归元食疗 2019-10-28 [医疗] [中医百问]
    都说中医源于生活,我们的一举一动,吃喝拉撒睡都和中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来看看厨房里的油盐酱醋如何成为中医治疗疾病的利器。
  • 中药煎服法大全!
    来源: 养生深圳 2019-10-26 [医疗] [中医百问]
    吃过中药的人都知道,医院会有免煎颗粒、自己煎煮和代煎等剂型,代煎省事,免煎颗粒方便携带,自己煎最为传统,汤药更浓,各有利弊。 那么你会煎药吗?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名中医仝小林教授的中药煎服法。
  • 治痛25套对穴组合,【治痛翻倍】
    来源:医中悟道 2019-10-21 [医疗] [中医百问]
    治痛对穴是指二个穴位相配同时使用,具有较好的治痛作用。而把二个穴位单独使用,治痛作用则不强,或者没有治痛作用。 临床中,常常选用两个穴位组成一组对穴,针对一类“症候结构”配伍其他腧穴灵活运用,收到较好效果。还可以在治疗前后对照主症的变化,检验“辨证”的准确与否。 对穴是一个新的腧穴配伍概念,研究对穴并在临床不断加以总结,可使我们更加深入认识腧穴特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 十二经别精美3D图谱
    来源:中西医适宜技术 2019-10-14 [医疗] [中医百问]
  • 眉毛决定寿命长短,出现这个信号,可能是大病征兆,速查!
    来源:上医健康 2019-10-14 [医疗] [中医百问]
    咱们先来说一个医圣张仲景的故事:东汉末年,也就是1800年前,张仲景遇到时年20多岁的文学家王粲,出于职业习惯,张仲景“望”了“望”他,用专业中医词汇来讲,这叫“望诊”。谁知道这一望,竟诊出了20年后的病。
  • 针灸配穴
    来源:世界针联 2019-10-13 [医疗] [中医百问]
     中医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腧穴加以组合配伍,进行针灸治疗的措施。针灸临床处方的基本形式。针灸配穴主要包括腧穴选取和腧穴配伍两方面内容,其基本规律有循经取穴、经验取穴和按时取穴等。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